[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测量叉车门架位移量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21875.0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69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唐陈阳;刘新;韩志刚;崔多嵩;杨杨;金坤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075 | 分类号: | B66F9/075;G01B11/02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4114 | 代理人: | 于俊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测量 叉车 位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叉车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测量叉车门架位移量的装置,包括竖直的槽钢状导轨、动滑轮机构和移动小车;对应着动滑轮机构上方的槽钢状导轨的上部设有第一定滑轮,对应着动滑轮机构下方的槽钢状导轨的下部设有第二定滑轮;移动小车包括水平的车板,车板的上方架设有同轴向的定位滑轮、第一拉线滑轮和第二拉线滑轮;对应着第一拉线滑轮下方的车板上设有红外测距仪,对应着第二拉线滑轮下方的车板上设有拉线传感器。本实用新型用于叉车门架位移量测量时,操作者不需要靠近叉车及重物,只需在槽钢状导轨以及移动小车处进行测量试验,没有重物掉落或铅锤掉落砸伤操作者的安全隐患,保证了测量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叉车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测量叉车门架位移量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叉车起重系统各滚轮间隙、门架槽钢受力变形、加工精度、轮胎变形等因素的影响,叉车标准载荷状态在低位时与起升至最大高度时,载荷的基准点发生纵向或横向的位移,该位移即门架的纵向或横向挠度。目前国内的小吨位叉车,特别是高门架前移式叉车等,经常需要进行门架挠度/位移量测量。
根据《叉车标准汇编JB/SQ68-89》当中的门架位移量测试方法,通过滑轮方式将门架位移量变为铅锤上下移动尺寸,从而使得读数较为安全、简单。
但是由于该标准实际操作起来难度较大,现在一般都采用铅垂吊点投影的方法进行测定,即将铅垂线绕过货叉架,铅锤所在这一端垂在货物正下方,线的另一端由操作者持有。随着货叉架的运动而上升,铅垂本体通过拉线及自重自垂直,使其临近地面进行吊点。针对吊点方式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后又对此方法进行改进:使用铅锤加激光笔组合,将铅锤使用磁石吸附在门架货叉或重物上,通过观察激光投射移动距离来确定门架位移量变化(见专利CN107290116A)。但是这种方式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如下不足之处:
1.存在安全隐患:操作者长时间处于高门架重物正下方,有一定危险性;
2.测量结果重复性差:实际操作中,连续两次吊点往往有20-30mm以上的差距;
3.测量精度受工装激光笔影响大,激光笔投射光线一旦偏斜,结果就有很大误差,而实际上经过试验发现,激光笔投射光线很难调节到完全笔直无偏斜;
4.试验完毕,测量投影点时,由于投影点在叉车行驶方向及其垂直方向均有偏移,但是无准确的基准坐标轴,因此测量结果中,门架前后方向位移量及侧面位移量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实现确保门架位移量测量时操作者远离重物下方,提升试验的安全性以及准确性,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叉车门架位移量测量的装置。
一种用于测量叉车门架位移量的装置,包括槽钢状导轨1、动滑轮机构和移动小车3,所述动滑轮机构活动位于槽钢状导轨1上,移动小车3位于槽钢状导轨1的下方;所述槽钢状导轨1对应着叉车门架竖直布置,且高度高于叉车门架的高度,槽钢状导轨1的上部设有第一定滑轮13,下部设有第二定滑轮14;
所述移动小车3包括水平的车板31,车板31的上方架设有同轴向的定位滑轮35、第一拉线滑轮33和第二拉线滑轮34,定位滑轮35和第二定滑轮14对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对应着第一拉线滑轮33下方的车板31上设有红外测距仪32,对应着第二拉线滑轮34下方的车板31上设有拉线传感器36;
所述动滑轮机构上分别绕设有定位拉线15和测量拉线37,定位拉线15的一端固定在槽钢状导轨1的上部,另一端依次穿绕滑轮机构、第一定滑轮13、第二定滑轮14和定位滑轮35;
测量拉线37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叉车门架的顶端,另一端依次穿绕动滑轮机构、第一拉线滑轮33和第二拉线滑轮34,且和拉线传感器36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槽钢状导轨1和叉车门架位于同一竖直面上,或槽钢状导轨1和叉车门架分别位于相互垂直的两个竖直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218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闪蒸法纺制纤维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回流蒸汽的蒸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