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套有机废气协同生物治理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21131.9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87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查红平;吴昌兴;黄称祥;查红玉;徐福林;何立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红板(江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杨育增 |
地址: | 3431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废气 协同 生物 治理 系统 | ||
一种多套有机废气协同生物治理的系统,其包括进气管、若干依次连接的喷淋吸收装置、喷淋液内循环装置、喷淋液外循环装置及生物治理装置,所述喷淋吸收装置包括自进气方向依次设置的预处理装置、吸收装置、除雾装置及风机。本实用新型用以解决现有有机废气生物治理过程中分散建设、治理设施投资大、需要额外补充营养液等维持生物量的缺陷。通过将有机废气洗涤、吸收与生物降解分开建设,有利于降低建设成本,提高生物运行效率。此外,通过添加生活污水、其他生产废水协同处理,大大提高了外循环补充新鲜吸收液以维持洗涤液的吸收能力。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稳定性好、不同浓度的适用性高,同时还降低了运行成本和管理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废气喷淋吸收和生物协同治理系统。
背景技术
石化、涂装、印刷、橡胶等行业产生的有机废气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醋酸乙酯、丙酮、甲醛、甲醇等有机化合物,这些有害气体多数易燃、易爆。其大量排放不仅对局部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且对整个地球环境也会产生严重危害,其是引起大气光化学烟雾、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的原因之一,目前已成为我们国家重点治理的大气污染源。
现有的有机废气治理装置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回收装置,另一类是消除装置。回收装置主要应用炭吸附、变压吸附、冷凝法及膜分离技术;消除装置有热氧化、催化燃烧、生物氧化及集成技术;消除装置主要是通过化学或生化反应,用热、催化剂和微生物将有机物转变成为CO2和水。回收装置是通过物理方法,用温度、压力、选择性吸附剂和选择性渗透膜等手段来分离有机污染物的。两者在有机废气治理方面存在不易连续稳定运行、易产生二次污染、初期投资大、运行成本高、对有机废气浓度和成份变化适应能力不强等问题。
其中生物氧化及集成技术在处理较低浓度的有机废气方面相对初期投资低、运行成本低以及去除率较高,有较大发展空间。而传统有机废气生物治理采取的是独立系统完成全部吸收、生物降解功能,往往因吸收到的有机废气量不足、营养物缺失需要外加碳源、营养元素等维持系统稳定运行,增加了运行成本和管理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套有机废气协同生物治理的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有机废气生物治理装置中的不足,将有机废气喷淋吸收与生物降解分开设置,配合厂区生活污水、其他生产废水合并后协同处理,结合多孔介质吸附与介质生物再生,同时满足运行稳定性、安全性、经济性和治理有效性的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套有机废气协同生物治理的系统。
一种多套有机废气协同生物治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管、若干依次连接的喷淋吸收装置、喷淋液内循环装置、喷淋液外循环装置及生物处理装置,所述喷淋吸收装置包括自进气方向依次设置的预处理装置、吸收装置、除雾装置及风机,预处理装置和吸收装置的下方均设置有水槽,且水槽内的吸收液自逆向进气方向朝向前一水槽溢流;所述预处理装置与吸收装置的上方均设有喷淋管,所述喷淋液内循环装置连接于对应的水槽及喷淋管;此外,预处理装置下方的水槽底部设有溢流口;所述进气管、喷淋吸收装置、喷淋液内循环装置、生物处理装置、喷淋液外循环装置及喷淋液外循环装置依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生物处理装置包括依次排列的废水处理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生产斜管沉淀池及中间水池,收集管路连接于废水处理池上,中间水池连接于喷淋液外循环装置上。
进一步的,所述喷淋液外循环装置包括外循环管及连接于外循环管上的上清液外循环泵,上清液外循环泵通过外循环管连接于中间水池侧壁上及喷淋吸收装置上。
进一步的,所述喷淋液外循环装置还包括吸附介质外循环泵,所述吸附介质外循环泵通过外循环管连接于生产斜管沉淀池底部的排水管及喷淋吸收装置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收集管路,所述溢流口通过所述收集管路连接于所述生物处理装置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红板(江西)有限公司,未经红板(江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211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重力多斗式排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大米称重分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