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波长双光路烟雾探测迷宫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19637.6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77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高庆斌;郭荣;肖学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泛海三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7/107 | 分类号: | G08B17/10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55 | 代理人: | 蒋芳霞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长 双光路 烟雾 探测 迷宫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波长双光路烟雾探测迷宫,包括斜向上发射蓝光的第一发射管、斜向上发射红外光的第二发射管和斜向上接收管;第一发射管、第二发射管以及接收管呈三角形排列,第一发射管和第二发射管的光线发射方向以及接收管的接收方向均朝向三角形内部;采用分别发蓝光和红外光的第一发射管和第二发射管,斜向上发射光线,采用接收管斜向上接收光线,第一发射管和接收管构成一组检测光路,第二发射管与接收管构成另一组检测光路,由于火灾烟的粒径比非火灾烟的粒径小,粒径的差异导致颗粒对这两种波长的光产生的散射效应不同,进而接收管接收到的光信号不同,光信号的差异性即可作为进行识别火灾烟与非火灾烟的依据,整体结构简单装配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雾报警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波长双光路烟雾探测迷宫。
背景技术
现在广泛使用的火灾烟雾探测迷宫,主要由一个特定波长的发射管和一个接收管组成,形成了一个光路,称为单光路迷宫。在实际使用中,单光路迷宫容易受灰尘、水蒸气等“非火灾烟”影响,而引起探测器误报警,这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少影响。因此,需要一款能够识别“火灾烟”和“非火灾烟”的探测器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双波长双光路烟雾探测迷宫;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构造一种双波长双光路烟雾探测迷宫,其中,包括斜向上发射蓝光的第一发射管、斜向上发射红外光的第二发射管和斜向上接收管;所述第一发射管、所述第二发射管以及所述接收管呈三角形排列,所述第一发射管和所述第二发射管的光线发射方向以及所述接收管的接收方向均朝向三角形内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波长双光路烟雾探测迷宫,其中,所述第一发射管的光线发射中轴线与所述接收管的接收中轴线的夹角为钝角。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波长双光路烟雾探测迷宫,其中,所述第二发射管的光线发射中轴线与所述接收管的接收中轴线的夹角为锐角。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波长双光路烟雾探测迷宫,其中,所述第一发射管、所述第二发射管和所述接收管倾斜角度为10-30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波长双光路烟雾探测迷宫,其中,所述双波长双光路烟雾探测迷宫还包括依次连接的光电管座、中盘和顶盖;所述光电管座上设置有安装所述第一发射管、所述第二发射管和所述接收管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发射管、所述第二发射管和所述接收管分别对应的第一光线发射槽、第二光线发射槽和光线接收槽;所述中盘上设置有开槽,所述开槽与所述第一光线发射槽、所述第二光线发射槽和所述光线接收槽均连通;所述中盘与所述顶盖构成暗室区域,所述开槽与所述暗室区域连通,所述顶盖的外侧表面设置有多个连通所述暗室区域的进烟雾网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波长双光路烟雾探测迷宫,其中,所述开槽和所述安装座均呈Y型,所述安装座的三个支臂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安装所述第一发射管、所述第二发射管和所述接收管的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和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和所述第三安装槽分别与所述第一光线发射槽、所述第二光线发射槽和所述光线接收槽连通;所述开槽与所述安装座的Y 型中间区域相正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波长双光路烟雾探测迷宫,其中,所述顶盖的内壁设置有遮光罩,所述遮光罩上设置有多个进烟雾口,任一所述进烟雾口与任一所述进烟雾孔均不正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波长双光路烟雾探测迷宫,其中,所述光电管座的上表面边缘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条,所述中盘的外侧表面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卡条一一对应的第一卡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波长双光路烟雾探测迷宫,其中,所述中盘的上表面边缘设置有多个第二卡条,所述遮光罩的外侧表面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二卡条一一对应的第二卡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泛海三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泛海三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196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