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交叉磨损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19386.1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61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星;张禄冰;郭纯岭;王长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邱集煤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22 | 分类号: | F16L3/22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王舵 |
地址: | 251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叉 磨损 保护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交叉磨损保护装置,包括底座和固定在底座上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安装有防交叉装置和防脱装置,所述防交叉装置包括与支撑杆连接的托板,以及扣合在托板上的盖板,所述托板上设有若干沿横向间隔分布的下半圆卡口,所述盖板上设有分别与各下半圆卡口相对的上半圆卡口,上半圆卡口与下半圆卡口形成与胶管外径适配的环形孔;所述防脱装置包括与支撑杆连接的连接杆,以及安装在连接杆上的托架,所述托架上设有开口朝上的支撑口。本实用新型通过防交叉装置中托板和盖板的设置,对各胶管进行间隔固定,能够防止电缆、管道因震动产生运动而进行长时间相互摩擦,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专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防交叉磨损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矿山巷道掘进、旧楼拆除、隧道施工、开采矿石等施工场合经常需要使用高压胶管或电缆。因为高压胶管在内部液体压力的带动下,会产生震动,由震动带动相邻胶管之间产生相互摩擦,使高压胶管外皮磨损严重,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而电缆在走线时由于施工条件不确定,会因落地或相互缠绕导致损坏电缆产生事故或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交叉磨损保护装置,同时解决了胶管相互摩擦和电缆落地相互缠绕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防交叉磨损保护装置,包括底座和固定在底座上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安装有防交叉装置和防脱装置,所述防交叉装置包括与支撑杆连接的托板,以及扣合在托板上的盖板,所述托板上设有若干沿横向间隔分布的下半圆卡口,所述盖板上设有分别与各下半圆卡口相对的上半圆卡口,上半圆卡口与下半圆卡口形成与胶管外径适配的环形孔;所述防脱装置包括与支撑杆连接的连接杆,以及安装在连接杆上的托架,所述托架上设有开口朝上的支撑口。
本方案在使用时,根据现场情况设置本方案的保护装置,将底座固定,将胶管放在托板上的下半圆卡口中,然后将盖板扣上,使胶管从上半圆卡口与下半圆卡口形成的环形孔穿过,通过螺栓将盖板和托板连接紧密,由于相邻的下半圆卡口间隔一定距离,盖板和托板将胶管夹紧,避免了胶管间的相互摩擦和胶管与托板、盖板之间的摩擦;将电缆放于托架上的支撑口中,利用支撑口对电缆进行横向的限制,可有效防止电缆脱出落地。
作为优化,所述托板和连接杆分别固接在沿支撑杆轴向分布的两转动套上,两转动套均通过轴承与支撑杆连接。本优化方案通过设置转动套和轴承,使托板和连接杆可随转动套转动,在铺设施工过程中,如果胶管或电缆走线发生偏斜,托板和连接杆可顺势转动,以减小胶管与托板之间,以及电缆与支撑杆之间的作用力,提高了胶管或电缆铺设的灵活性。
作为优化,所述支撑杆包括下端与底座固接的底杆,以及与底杆上端通过螺纹连接的顶杆,连接杆设置在底杆上,托板设置在顶杆上。本优化方案将支撑杆设置为可拆分的顶杆和底杆,拆卸后方便运输,并且可以根据情况单独使用连接杆部分,托板部分同样可以单独使用,只要安装在其他设有相适配的外螺纹的地方即可;将底杆和顶杆设置为通过螺纹连接,可通过旋转顶杆进行胶管支撑高度的调节,适应多种不同的支撑要求。
作为优化,所述连接杆和托板均为两件,且两连接杆和两托板分别呈“一”字型排布。本优化方案将两连接杆和两托板分别设置于所在转动套的两侧,在同时铺设多根胶管或电缆时,进一步提高了防止胶管之间摩擦和电缆缠绕的可靠性。
作为优化,所述连接杆上沿竖向穿设有调整螺杆,调整螺杆与连接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托架安装于调整螺杆上端。本优化方案通过转动调整螺杆,便可以调整托架的高度,从而实现电缆支撑高度的调整。
作为优化,所述支撑口为弧形,托架的底面固接有调整螺母,所述调整螺母与调整螺杆通过螺纹连接。本优化方案将支撑口设置为弧形,可增大与与电缆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对电缆的包裹支撑面积,提高支撑的稳定性和防脱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邱集煤矿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省邱集煤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193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车用集成发电机控制器外壳
- 下一篇:一种竖炉前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