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型管道回头式授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18986.6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19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周海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海文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宋秀珍 |
地址: | 722305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管道 回头 授粉 | ||
提供一种高效型管道回头式授粉器,在软瓶内设有与瓶盖密封固连的回头管,所述回头管为两侧管长不同的U型折弯管且折弯后的两侧管子固连为一体,所述回头管上管口位于软瓶外部且回头管上管口内设有变径堵头,所述回头管下管口朝向软瓶瓶口并位于瓶盖下方,所述回头管下端的折弯处位于软瓶瓶底上方且回头管下端折弯管壁上制有进粉口,挤压软瓶使装于软瓶内的花粉经进粉口和回头管由变径堵头喷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软瓶内设置两侧管长不同的U型折弯管结构的回头管,在挤压软瓶授粉时,可保证气流通常充足,使花粉与气流成比例喷出,在回头管上端口设置变径堵头,使气流集中有冲力,保证花粉喷洒均匀,结构简单,成本低,人工授粉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人工授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型管道回头式授粉器。
背景技术
授粉是一种植物结成果实必经的过程,花朵中通常都有一些黄色的粉,这叫做花粉,这些花粉需要被传给同类植物某些花朵,花粉从雄蕊到柱头的移动过程叫做授粉。授粉后,花粉粒在柱头上萌发,随着花粉管的伸长,营养核与精核进入胚囊内,随后一个精核与卵细胞受精结合成合子并发育为胚,另一个精核与两个极核受精结合为胚乳核并发育成胚乳,花朵通过双受精后发育成种子。根据植物的授粉方式不同,可分为自然授粉和人工辅助授粉两种。自然授粉一般是以风力、昆虫、水力、鸟类等为媒介,将雄蕊产生的花粉传播给雌蕊受精。自然授粉的成功率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授粉保障低,为了克服因条件不足导致的授粉成功率低,提高授粉成功率,以达到预期的产量,在实际农业生产中,常常需要采取人工授粉的方式,人工授粉能够减少花粉流失,保证绝大多数花粉传播到雌蕊的柱头上,并且相对于自然授粉,能增加单个柱头上的花粉粒,使花粉粒所含的激素相对总量有所增加,酶的反应也相应有了加强,起到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作用,受精率可以得到很大提高。目前,人工授粉采用最多的三种方式是:①价格一般在300-350元之间的电动授粉枪,此授粉工具,成本较高,而出粉量不足,高低档变换灵活性差,且市面上货源有限;②采用20-50ml的医用注射器对花进行人工授粉,此方法浪费大,功效低,耗时长,极大的影响了授粉进程,误工误时,座果率低,进而影响果实产量;③采用在长竹棍端部固定绒布球,在绒布球上蘸花粉的方式对花粉进行人工授粉,在露水较大的早晚或者小雨天,在使用时绒布球上的花粉易结块或水分较多时成为花粉浆而无法使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效型管道回头式授粉器,通过在软瓶内设置两侧管长不同的U型折弯管结构的回头管,在挤压软瓶授粉时,可保证气流通常充足,使花粉与气流成比例喷出,在回头管上端口设置变径堵头,使气流集中有冲力,保证花粉喷洒均匀,结构简单,成本低,人工授粉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高效型管道回头式授粉器,包括软瓶和可拆式固连于软瓶上端口的瓶盖,所述软瓶内设有与瓶盖密封固连的回头管,所述回头管为两侧管长不同的U型折弯管且折弯后的两侧管子固连为一体,所述回头管上管口位于软瓶外部且回头管上管口内设有变径堵头,所述回头管下管口朝向软瓶瓶口并位于瓶盖下方,所述回头管下端的折弯处位于软瓶瓶底上方且回头管下端折弯管壁上制有进粉口,挤压软瓶使装于软瓶内的花粉经进粉口和回头管由变径堵头喷出。
进一步地,所述变径堵头为内孔径小于回头管内管径的短套。
进一步地,所述回头管下端折弯管壁上根据进粉量制有一个或两个进粉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
1、本技术方案通过在软瓶内设置两侧管长不同的U型折弯管结构的回头管,在挤压软瓶授粉时,可保证气流通常充足,使花粉与气流成比例喷出;
2、本技术方案在回头管上端口设置变径堵头,使气流集中有冲力,保证花粉喷洒均匀;
3、本技术方案中花粉出粉量与喷洒距离,通过进气量进行调节,而进气量可通过挤压软瓶调节,无须设置出粉量阀门,控制方便、快捷、高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海文,未经周海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189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