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镜头座、光学元件与镜头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18843.5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34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梁永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2 | 分类号: | G02B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张晶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镜头 光学 元件 模组 | ||
一种镜头座、光学元件与镜头模组,其中该镜头座,包含:一镜头座,呈筒状而具有一内环面,该内环面围构一容置空间,该镜头座轴向上两端分别为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内环面靠近该第一端处包含一封止段;至少一镜片,设于该容置空间中且其外环面与该镜头座的内环面接触;一压环,设于该容置空间中且其外环面对应该镜头座的封止段以防止该至少一镜片自该镜头座的第一端掉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镜头座、一种光学元件与一种镜头模组。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镜头模组由镜头座与镜片所组成,镜头座内环面通常具有复数个阶级面来供多个镜片依序分别抵顶定位,使镜片之间的距离准确无误,而镜头座的较大内径一端通常使用一压环固定至镜头座的内环面,不仅避免镜片掉出,亦是进一步确保各镜片的位置精确,另提供保护的效果。
而压环除了以紧配合或卡合结构来定位,亦有在镜头座内环面对应位置形成轴向延伸凹槽、并在凹槽注入粘着剂来固定压环,如中国台湾专利号TW I616698所述。
然而,上述结构面临两难的困扰:若要维持镜头座与压环之间较大的接触面积,凹槽即不可太多,或是凹槽的宽度不可太宽,而较窄的凹槽却造成了粘着剂较难注入的问题,且凹槽轴向贯通,粘着剂可能溢流至镜片处,造成镜片污染。
另一方面,镜头模组中的间隔环或压环等光学元件虽不直接参与成像,但却是固定镜片位置时不可或缺的元件,然而,当光线射至这些光学元件时,会形成杂散光,可能影响成像品质。
为了避免杂散光影响成像,通常会利用凹凸不平的结构来分散杂散光,以避免杂散光集中,例如中国台湾专利号TW I612354、TW I616697、TW I639029中所示,通常在镜片的光学部周围或间隔环的内环面等处形成细微的凹凸结构。
然而,已知的凹凸结构形状极为均匀,例如同心圆环状凹槽、放射状径向直线凹槽等,所形成的反射表面方向一致,甚至有集中杂散光的可能性,对于消除杂散光的成效有待加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头座、一种光学元件与一种镜头模组,具有结构特殊的凹凸结构,而易于填充粘着剂或是能作为消除杂散光之用。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镜头座,呈筒状而具有一内环面,该内环面围构一容置空间以容纳至少一光学元件,该镜头座轴向上两端分别为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内环面靠近该第一端处包含一环状的凹凸区段,该凹凸区段设有复数凹沟,该些凹沟绕该镜头座的轴向间隔设置,任二该凹沟之间形成一凸肋,各该凹沟较靠近该第一端的一端定义为一第三端,各该凹沟较靠近该第二端的一端定义为一第四端,各该凹沟沿一周向上的宽度自该第四端往该第三端渐扩,使各该凹沟的两侧壁夹一第一角度,该第一角度大于0度而小于90度。
优选地,各该凹沟由一径向观察时的轮廓呈等腰梯形。
优选地,各该凹沟由一径向观察时的轮廓呈非等腰梯形。
优选地,各该凹沟的底面相对该轴向倾斜而与该轴向夹一第二角度,该第二角度大于0度而小于45度。
优选地,各该凹沟的径向深度自该第四端朝该第三端渐增。
优选地,各该凸肋靠近该第一端的一端形成一倾斜的导面,该导面面向该第一端与该轴向。
优选地,各该凹沟由一径向观察时的轮廓呈等腰梯形,各该凸肋由该径向观察时的轮廓亦呈等腰梯形;各该凸肋靠近该第一端的一端形成一倾斜的导面,该导面面向该第一端与该轴向;该第一角度介于15至25度之间,该第二角度介于3度至10度之间;各该凸肋的表面与该轴向平行;各该凹沟沿该周向上的最大宽度为最小宽度的8至12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188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