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湿法脱硫塔的升气帽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18088.0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64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洋;张兆勇;单志全;李珏;殷志华;张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湿法 脱硫 升气帽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湿法脱硫塔的升气帽结构,包括塔盘,所述塔盘的上方安装有集液盘,所述集液盘的上方安装有主体板通过折板与侧板的内部夹角,增加了进气的空间,降低了风阻;利用折板与侧板形成的导流槽,提高喷淋液的集液和导流的效果,实现上下分离的功能,喷淋液通过折板上方导流槽进行流动,烟气通过折板下方的夹角进行流动,解决了现有升气帽气液分离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湿法脱硫塔的升气帽结构。
背景技术
湿法烟气脱硫主要是利用吸收剂为液体或浆液进行脱硫的过程,烟气在吸收塔内依次经过浓缩区、吸收区、水洗区和除雾除沫区然后排入大气中。一般在塔体结构中,如吸收塔的浓缩段、吸收段与水洗净化段之间分别设置集液升气帽。集液升气帽主要是为了减少气液混合现象,形成有效的气液分流过程,液体收集回流循环使用,烟气通过塔盘和气帽过流区在塔体内正常流通。
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升气帽结构,存在漏液漏气的现象,分离效果较差;另外,现有市面上的升气帽结构存在风阻较大的问题,因此,急需一种用于湿法脱硫塔的升气帽结构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湿法脱硫塔的升气帽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湿法脱硫塔的升气帽结构,包括塔盘,所述塔盘的上方安装有集液盘,所述集液盘的上方安装有主体板,所述主体板的一侧安装有加强板和固定板,所述主体板与加强板相焊接,所述主体板与固定板相焊接,所述加强板位于固定板的下方,所述固定板的一侧与侧板相焊接,所述主体板的上方设有连接板,所述主体板与连接板相焊接,所述连接板的上方设有顶板,所述连接板与顶板相焊接,所述顶板的两侧设有折板,所述顶板与折板相焊接,所述折板的一侧安装有侧板,所述折板与侧板相焊接,所述顶板的两端均焊接有一号密封板,所述主体板的两端均焊接有二号密封板。
进一步地,所述塔盘的上方设有十个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折板与侧板之间的倾斜夹角在45°~90°之间,所述倾斜的折板与侧板形成导流槽。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共有两个,所述两个侧板之间的夹角在130°~170°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集液盘与主体板采用玻璃钢树脂粘接或者不锈钢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所述集液盘与主体板连接处采用加强筋和固定板进行加固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板共有两个,所述侧板共有两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折板与侧板的内部夹角,增加了进气的空间,降低了风阻;利用折板与侧板形成的导流槽,提高喷淋液的集液和导流的效果,实现上下分离的功能,喷淋液通过折板上方导流槽进行流动,烟气通过折板下方的夹角进行流动,解决了现有升气帽气液分离效果较差的问题,采用半封闭式机构以及装置顶部的全焊接连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升气帽结构漏液漏气的问题。
2、采用加强筋、固定板、连接板以及加强板的相互配合,强化了升气帽的稳定性,使本装置能够承受喷淋液的大负荷水力冲击。
3、采用顶板、折板与侧板的相互配合,使烟气中的气液发生分离,由于顶板、折板与侧板上方有喷淋液流动,而喷淋液温度较低,所以致使顶板、折板与侧板的温度也较低,在烟气通过顶板、折板与侧板时,烟气内部的水分子发生液化,凝结为小水珠,从而完成气液分离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B-B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180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