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率进料的灌封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11701.6 | 申请日: | 201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75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丁向琴;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F7/24 | 分类号: | B01F7/24;B65B3/08;B01F15/02 |
代理公司: | 江苏斐多律师事务所 32332 | 代理人: | 王长征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率 进料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率进料的灌封设备,包括圆柱形料液釜,所述料液釜上部设有进料口,料液釜内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部连接有电机,搅拌轴上固定设螺旋形搅拌桨,出料口与料液釜之间设有圆管型挤料装置,所述挤料装置内径小于料液釜内径,挤料装置内设有副搅拌轴,所述副搅拌轴与搅拌轴固定连接且位于一条垂直轴上,副搅拌轴上固定设螺旋形副搅拌桨,搅拌桨和副搅拌桨螺旋方向相同,均将料液向下输送,且搅拌桨直径大于副搅拌桨的直径。本实用新型从进料口至出料口的结构内径逐步减小,使得挤出的灌封液的压力逐级增大,使得灌封液能更好的填充入灌封的设备,避免灌封液的挂浆不易流下,搅拌桨的设计,使灌封液进一步充分混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灌封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率进料的灌封设备。
背景技术
灌封就是将液态复合物(灌封胶)用机械或手工方式灌入装有电子元件、线路的灌封盒内,在常温或加热条件下固化成为性能优异的热固性高分子绝缘材料。现有产品中,多数灌封盒采用压铸成型或者钣金折弯成型的灌封结构,而钣金折弯成型均为四方体结构,增加了灌封胶的使用量,增加了整机重量。目前的灌封装置因为灌封胶粘度大,易挂浆,以及不容易从设备内顺畅的被挤下,使得灌封胶不易操作,不能连续进料,增大了操作人员操作难度和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率进料的灌封设备,包括圆柱形料液釜,料液釜上部侧壁设有进料口,料液釜内轴向设有搅拌轴,搅拌轴上部连接有电机,搅拌轴四周固定设有螺旋形搅拌桨,其特征在于,料液釜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与料液釜之间设有圆管型挤料装置,挤料装置内径小于料液釜内径,挤料装置内设有副搅拌轴,副搅拌轴拼接于搅拌轴下方,其轴向中心线重合,副搅拌轴四周固定设有螺旋形副搅拌桨,搅拌桨和副搅拌桨螺旋方向相同,均将料液向下输送,且搅拌桨的桨叶宽度大于副搅拌桨的桨叶宽度。
进一步的:料液釜与挤料装置之间设有圆台形状的过渡腔,且过渡腔上部内径大,下部内径小。
进一步的:挤料装置的出口端安装有将料液间断挤出的开口调节装置。
进一步的:开口调节装置为转动连接在出料口外部的实心圆形旋转板,旋转板另外连接有电机。
进一步的:旋转板的边缘为薄边。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从进料口至出料口的结构内径逐步减小,使得挤出的灌封液的压力逐级增大,使得灌封液能更好的填充入灌封的设备,避免灌封液的挂浆不易流下,搅拌桨的设计,使灌封液进一步充分混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旋转板侧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料液釜,2-进料口,3-搅拌轴,4-电机,5-搅拌桨,6-出料口,7-挤料装置,8-副搅拌轴,9-副搅拌桨,10-过渡腔,11-旋转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117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自动调节水量的农用喷洒器
- 下一篇:一种CH4尾翼制孔用辅助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