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手调带刻度的管堵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11637.1 | 申请日: | 201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16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褚展宙;高莉;周正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海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11 | 分类号: | F16L55/11;G01L5/24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周红芳 |
地址: | 317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手调带 刻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手调带刻度的管堵,包括管堵主体、刻度盘、六角固定栓及调节手柄,所述管堵主体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管堵主体中心位置开设有内六角孔洞,所述六角固定栓配合设置在内六角孔洞内,所述刻度盘穿设在六角固定栓上,且设置在管堵主体顶部位置处,所述调节手柄中心位置开内六角安装孔,所述调节手柄通过内六角安装孔与六角固定栓相连;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此管堵含有刻度盘,根据刻度指向情况,将力度大小通过表盘刻度显示,可把握密封力度,准确快速进行定位封堵,防止力度掌握不当,导致过紧过松的情况发生,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同时增加施工便捷性和安全性,省去漏水担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件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手调带刻度的管堵。
背景技术
目前在给水管路管道中,特别是出水口部位,常常要用到管堵进行封堵后,才能在后期进行试压操作。一般过程是在出水口螺纹位置拧上管堵,但现在传统的管堵是需要用扳手或者内六角协助才能拧紧管堵。因此,如果在封堵的过程中,如果缺少扳手或者内六角,则无法使用管堵进行封堵,这样,在施工过程中极易造成施工效率降低。同时,即使有配件或者扳手操作,如果力度掌握不够,拧太松会造成后期试压水管漏水,拧太紧容易造成管堵出现裂纹,同样导致漏水,所以,对于拧管堵过程中的力度尤为重要;传统管堵结构较为简单,操作复杂,封堵过程繁琐,安全性不高,且漏水率较高,风险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结构合理的一种可手调带刻度的管堵。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手调带刻度的管堵,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堵主体、刻度盘、六角固定栓及调节手柄,所述管堵主体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管堵主体中心位置开设有内六角孔洞,所述六角固定栓配合设置在内六角孔洞内,所述刻度盘穿设在六角固定栓上,且设置在管堵主体顶部位置处,所述调节手柄中心位置开内六角安装孔,所述调节手柄通过内六角安装孔与六角固定栓相连。
所述的一种可手调带刻度的管堵,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堵主体外壁底部设有橡胶垫安装槽,所述橡胶垫安装槽内设有橡胶垫。
所述的一种可手调带刻度的管堵,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堵主体外壁顶部设有橡胶圈安装槽,所述橡胶圈安装槽内设有橡胶圈。
所述的一种可手调带刻度的管堵,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手柄采用蝶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管堵可手持手拧进行旋转,且手柄符合手指设计,加厚处理,不易发生断裂或使不上力情况发生,且无需要借助工具使用,施工方便,效率高。
2)与传统管堵相对比,结构更加优化,采用双密封圈形式,在底端和顶端位置增加了密封结构,加强了管堵密封性能,解决了传统管堵需要缠绕生料带,且密封不严的问题。
3)此管堵含有刻度盘,根据刻度指向情况,将力度大小通过表盘刻度显示,可把握密封力度,准确快速进行定位封堵,防止力度掌握不当,导致过紧过松的情况发生,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同时增加施工便捷性和安全性,省去漏水担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六角固定栓放大图;
图中:1-调节手柄,2-六角固定栓,3-刻度盘,4-橡胶圈,5-管堵主体,6-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3所示,一种可手调带刻度的管堵,包括调节手柄1、六角固定栓2、刻度盘3、橡胶圈4、管堵主体5及橡胶垫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海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未经临海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116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量交换式燃烧室
- 下一篇:一种压差法气体渗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