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强化冷凝的新型气隙式膜蒸馏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09017.4 | 申请日: | 201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64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栗永利;倪伟铭;杜小泽;张高远;杨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61/36 | 分类号: | B01D6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山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41 | 代理人: | 胡冰 |
地址: | 10220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化 冷凝 新型 气隙式膜 蒸馏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技术领域,提出一种强化冷凝的新型气隙式膜蒸馏结构,包括:高温料液通道,由第一隔板(1)和蒸馏膜(3)隔成;换热区,由蒸馏膜(3)和冷却板(9)隔成;低温料液通道,由冷却板(9)和第二隔板(10)隔成;导热结构,所述导热结构位于所述换热区,导热结构和所述蒸馏膜(3)之间留有气隙,导热结构与蒸馏膜(3)之间充满水。本实用新型结合直接接触式膜蒸馏和气隙式膜蒸馏的优点,使得在不影响膜蒸馏效率的前提下,利用高温料液的热量加热低温料液,进而实现热量的有效回收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强化冷凝的新型气隙式膜蒸馏结构。
背景技术
膜蒸馏是膜分离与蒸发过程相结合的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利用疏水性微孔膜两侧的蒸气饱和压力差作为推动力,进料液在膜表面汽化,蒸汽透过微孔膜并冷凝,来实现溶质和溶剂的分离过程。在膜蒸馏过程中既有常规蒸馏中的蒸汽传质冷凝过程,又有分离物质扩散透过膜的膜分离过程。它避免了蒸馏法易结垢、怕腐蚀和反渗透法需要高压操作的缺点。理论和实践证明膜蒸馏技术具有下列优点:(1)理论上膜蒸馏可以达到100%脱盐率。对大分子化合物、胶体、盐类等非挥发性物质的选择性为0,因此膜蒸馏的产品为高纯度水。膜蒸馏对水的选择性高于反渗透脱盐过程,甚至高于多级闪蒸。(2)盐浓度对膜蒸馏效率的影响远低于对反渗透和蒸馏法效率的影响,膜蒸馏过程中水的汽化过程需要大量的低品位热量
目前常见的膜蒸馏方式共有四种,即气隙式膜蒸馏,直接接触式膜蒸馏,真空式膜蒸馏和气扫式膜蒸馏。直接接触膜蒸馏是膜的一侧直接接触热料液,另一侧直接接触冷流体。传质过程为:①水从被处理液体主体扩散到与疏水膜表面相接触的边界层;②水在边界层与疏水膜的界面气化;③气化的蒸汽扩散通过疏水性膜孔;④蒸汽在疏水膜的透过侧直接与冷流体接触而被冷凝。气隙式膜蒸馏的传质过程的前三步与直接接触膜蒸馏相同,从第四步开始,透过侧的蒸汽不直接与冷液体接触,保持一定的气隙,透过蒸汽扩散穿过空气隔离层后在冷凝板上进行冷凝。
直接接触式膜蒸馏最为简单,但透过蒸馏膜的蒸汽直接与渗透侧冷却液混合,无法利用其冷凝释放的汽化潜热。气隙式膜蒸馏能够实现潜热的利用,但其气隙构成了传质过程的主要阻力,使得跨膜温差远小于膜两侧流体主体温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蒸馏膜微结构,包括:高温料液通道,由第一隔板和蒸馏膜隔成;换热区,由蒸馏膜和冷却板隔成;低温料液通道,由冷却板和第二隔板隔成;导热结构,所述导热结构位于所述换热区,导热结构和离所述蒸馏膜之间留有气隙,导热结构与蒸馏膜之间充满水。
可选地,所述强化冷凝的新型气隙式膜蒸馏结构还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连接在高温料液通道内和低温料液通道之间,其中,低温料液通道内的低温料液通过加热器加热后再流入高温料液通道。
可选地,有水层流过导热结构。
可选地,所述导热结构为冷却翅片,冷却翅片一侧接触冷却板。
可选地,所述冷却翅片为微结构,内部有微细管用于供冷却液流过。
可选地,所述冷却翅片为螺旋结构。
可选地,所述冷却翅片上设置有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合直接接触式膜蒸馏和气隙式膜蒸馏的优点,使得在不影响膜蒸馏效率的前提下,利用高温料液的热量加热低温料液,进而实现热量的有效回收利用。导热结构的设计使得高温料液中的热量高效的传递至低温料液中,使得换热效率更高,加热器能耗更小,膜蒸馏的效率和造水比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容易理解本实用新型,将通过参照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这些附图只描绘了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施方式,不应认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蒸馏膜结构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090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