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油墨沉淀的喷码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08316.6 | 申请日: | 201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67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袁知远;袁心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袁创标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2/17 | 分类号: | B41J2/17;B41J2/165;B41J2/01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吴东勤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径河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油墨 沉淀 喷码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油墨沉淀的喷码机,涉及喷码机设备领域,包括限位板、第一连接杆、固定齿轮、支撑块、齿条、重块、第二连接杆、横杆、竖板以及翻板,固定齿轮安装在墨盒内部后端面,第一连接杆安装在固定齿轮前侧,重块固定在第一连接杆下端面,支撑块固定在墨盒内部后壁,齿条安置在支撑块上端面且与固定齿轮相配合,第二连接杆固定在齿条下端面两侧边缘位置,竖板固定在墨盒内部下端面,横杆安置在竖板上端面,翻板固定在横杆上,翻板安装在竖板之间,第二连接杆下端安装在横杆内,重块安置在翻板上侧,第二连接杆安装在竖板左侧。本实用新型防止油墨沉淀,防止喷头堵塞,提高打印质量,增加墨盒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码机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油墨沉淀的喷码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喷码机墨盒内没有防沉淀机构,易导致墨盒内的油墨沉积,堵塞喷头,造成打印不顺畅,乃至喷头损坏,且沉积在墨盒内的油墨使墨盒的使用寿命明显降低,因此,急需一种防止油墨沉淀的喷码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防止油墨沉淀的喷码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油墨沉淀的喷码机,包括把手、打印按钮、同步滚轮、屏幕、喷码器主体、墨盒、防沉淀机构、编码器以及喷头,所述喷码器主体安装在把手上端面,所述打印按钮装配在把手左端面,所述同步滚轮安装在喷码器主体前端面,所述屏幕装配在喷码器主体前端面,所述墨盒安装在喷码器主体内,所述编码器装配在喷码器主体后端面,所述喷头安装在墨盒前侧,所述喷头安置在同步滚轮与编码器之间,所述防沉淀机构安装在墨盒内;
所述防沉淀机构包括限位板、第一连接杆、固定齿轮、支撑块、齿条、重块、第二连接杆、横杆、竖板以及翻板,所述固定齿轮安装在墨盒内部后端面,所述第一连接杆安装在固定齿轮前侧,所述重块固定在第一连接杆下端面,所述支撑块固定在墨盒内部后壁,所述齿条安置在支撑块上端面且与固定齿轮相配合,所述限位板装配在齿条上端面两侧边缘位置,所述第二连接杆固定在齿条下端面两侧边缘位置,所述竖板固定在墨盒内部下端面,所述横杆安置在竖板上端面,所述翻板固定在横杆上,所述翻板安装在竖板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杆下端安装在横杆内,所述重块安置在翻板上侧,所述第二连接杆安装在竖板左侧。
优选的,所述支撑块左端面开设有通槽,所述齿条安装在通槽内,所述限位板高度大于通槽高度,所述通槽高度大于齿条高度。
优选的,所述横杆上端面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二连接杆下端安装在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墨盒内部后壁设置有两个三角限位块,两个所述三角限位块分别固定在第一连接杆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固定齿轮前端面设置有方杆,所述第一连接杆通过方杆与固定齿轮转动连接,所述固定齿轮后端设置有转动轴,所述固定齿轮通过转动轴与墨盒内壁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中,本实用新型通过添加限位板、第一连接杆、固定齿轮、支撑块、齿条、重块、第二连接杆、横杆、竖板以及翻板,该设计通过重块晃动带动第一连接杆使固定齿轮转动,从而带动齿条左右移动,进而实现带动第二连接杆左右移动,横杆随着第二连接杆左右移动,从而带动翻板左右晃动,进而实现防止油墨沉积,解决了现有的喷码机没有防沉淀机构,墨盒内油墨易沉积,堵塞喷头,降低使用寿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添加通槽,该设计便于安装齿条,本实用新型通过添加三角限位块,该设计实现了限制重块以及连接杆的转动角度,本实用新型通过添加方杆,该设计便于固定齿轮与第一连接杆之间的装配,本实用新型防止油墨沉淀,防止喷头堵塞,提高打印质量,增加墨盒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袁创标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袁创标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083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