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酵蒸馏一体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08086.3 | 申请日: | 201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60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平 |
主分类号: | C12M1/38 | 分类号: | C12M1/38;C12M1/02;C12M1/00;A23L7/104;A23L19/10;A23L29/00;A23N17/00;C12G3/02;C12H6/02 |
代理公司: | 绵阳山之南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88 | 代理人: | 沈强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酵 蒸馏 一体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酵蒸馏一体化装置,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液态发酵过程中,通常需要采用单独的发酵罐、蒸馏罐,设备占地面积较大,投资成本相对较高的问题。该装置包括反应罐体、搅拌单元、温控单元、控制系统,所述反应罐体上分别设置有温度计、物料口。本申请采用单一的罐体即可完成发酵、蒸馏过程,有效解决现有方法所存在的设备占地面积较大的问题。同时,本申请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对于降低设备成本,具有较好的效果。另外,本申请能够以谷类、薯类等为原料,制备出蛋白粥,副产酒精。与谷类、薯类等原料相比,本申请的蛋白粥具有营养丰富,易于吸收的特点,有利于实现营养物质的快速、高效吸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发酵蒸馏一体化装置。本申请的装置能够用于食物的发酵、蒸馏一体化处理,尤其适用于蛋白粥等的制备,大幅降低设备成本,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背景技术
发酵指人们借助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本身、或者直接代谢产物或次级代谢产物的过程。人类利用发酵制备食物的过程由来已久,如生产面包、麦芽、酒曲、酒精饮料、酱油、豆豉、蘑菇等食品或生产中间原料。其中,发酵通常分为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两种。
其中,液体发酵是指在生化反应器中,模仿自然界将菌株在生育过程中所必需的糖类、有机和无机含有氮素的化合物、无机盐等一些微量元素以及其它营养物质溶解在水中作为培养基,灭菌后接入菌种,通入无菌空气并加以搅拌,提供适于菌体呼吸代谢所需要的氧气,并控制适宜的外界条件,进行大量培养繁殖的过程。由于液态发酵具有菌体生长速度快,生产周期短等优点,能够满足工厂化连续生产的需求,因而被广泛应用。
在白酒液态发酵过程中,通常以谷类、薯类为原料,如高粱、玉米、小麦、糯米、大米、甘薯、碗豆等,进行发酵。待发酵完成后,再进行蒸馏,以得到相应的白酒。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发酵、蒸馏分罐进行,即在一个发酵罐内完成发酵后,再将发酵后的物料转移到蒸馏罐内进行蒸馏处理,从而得到相应的白酒。
例如,中国专利申请CN206173307U公开了一种发酵液的蒸馏设备,包括甑体和冷凝塔,甑体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辅助加热器、主加热器、甑箅和甑盖,甑体底部为开口向上的漏斗,侧壁上设有发酵液进口,最低端设有废醪液排污口;所述冷凝塔包括塔体和设于塔体内的冷却器,冷却器通过管道与甑体相连,冷凝塔上端侧壁设有排水口,冷凝塔下端设有接酒口;冷凝塔还包括设于冷凝塔下端侧壁上的进水口和设于冷凝塔底端的冷凝水排污口。该结构中,先在一个设备内完成物料的发酵,再采用单独的设备对所得发酵液进行蒸馏。采用上述处理方式,需要采用单独的发酵罐、蒸馏罐,设备占地面积较大,投资成本相对较高。
为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装置和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液态发酵过程中,通常需要采用单独的发酵罐、蒸馏罐,设备占地面积较大,投资成本相对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发酵蒸馏一体化装置。本申请采用单一的罐体即可完成发酵、蒸馏过程,有效解决现有方法所存在的设备占地面积较大的问题。同时,本申请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对于降低设备成本,具有较好的效果。另外,本申请能够以谷类、薯类等为原料,制备出蛋白粥,副产酒精。与谷类、薯类等原料相比,本申请的蛋白粥具有营养丰富,易于吸收的特点,有利于实现营养物质的快速、高效吸收。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发酵蒸馏一体化装置,包括用于为其中物料进行发酵和蒸馏的反应罐体、搅拌单元、温控单元、控制系统,所述反应罐体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测定反应罐体内物料温度的温度计、物料口;
所述搅拌单元包括搅拌组件、搅拌驱动装置,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连接轴、设置在连接轴上的搅拌桨,所述连接轴、设置在连接轴上的搅拌桨分别设置在反应罐体内,所述连接轴与搅拌驱动装置相连且搅拌驱动装置能通过连接轴带动搅拌桨转动以实现对反应罐体内物料的搅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平,未经李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080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横纵向阻尼器扭矩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脱水蔬菜生产用防尘运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