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烟发热组件及电子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06087.4 | 申请日: | 2019-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30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 发明(设计)人: | 杜灿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灿新 |
| 主分类号: | A24F40/40 | 分类号: | A24F40/40;A24F40/46;A24F40/10 |
| 代理公司: | 长沙国科天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25 | 代理人: | 邱轶 |
| 地址: | 414300 湖南省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发热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子烟发热组件及电子烟,包括用于存储和在加热状态下传导烟液的多孔体,所述多孔体具有雾化面,所述雾化面表面覆盖有用于对所述多孔体中的烟液进行加热雾化的发热体,所述发热体包括具有发热功能且为单线型结构的金属发热膜,所述金属发热膜的宽度随其距离所述金属发热膜几何中心的距离增加而逐渐减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烟发热组件采用金属发热膜对多孔体中的烟液进行加热雾化处理,为烟液的雾化提供稳定、均匀的温度场,不仅能够将烟液均匀雾化提升口感,而且能够避免金属发热膜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的热应力冲击,降低金属发热膜断裂失效的概率,从而提高发热组件及电子烟的工作稳定性和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子烟发热组件及电子烟。
背景技术
电子烟是一种通过加热电子烟烟液并沸腾雾化逸出后再由消费者主动吸入体内的电子设备。电子烟烟液中通常添加一定浓度尼古丁和烟草类香氛,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类似于抽吸传统卷烟的体验。在电子烟的诸多组成部件中,用以雾化电子烟烟液的发热组件一直是行业研究的热点。
近年来越来越多电子烟中采用陶瓷发热组件,根据发热部的不同陶瓷发热组件一般具有三种构造方式:陶瓷-发热丝、陶瓷-金属膜、陶瓷-钢网,其中陶瓷-金属膜相比另外两种构造方式在雾化过程中更加安静并且不会炸油能够给消费者提供更加舒适的抽吸体验。但是现有陶瓷-金属膜构造的发热组件在通电雾化时温度场的均匀性仍然没有得到较好的控制,通常会出现局部温度过高的现象,整个发热膜存在50-100℃的温度差异,这种温度场的不均匀不仅影响雾化口感而且会对发热膜形成较大的热应力冲击致使金属膜断裂失效,无法胜任长寿命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变线径金属发热膜的电子烟发热组件,该发热组件能够为烟液的雾化提供稳定、均匀的温度场,温度场温度差异可以控制在20℃以内,不仅能够将烟液均匀雾化提升口感,而且能够避免金属发热膜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的热应力冲击,降低金属发热膜断裂失效的概率,从而提高电子烟发热组件及电子烟的工作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子烟发热组件,包括用于存储和在加热状态下传导烟液的多孔体,所述多孔体具有雾化面,所述雾化面表面覆盖有用于对所述多孔体中的烟液进行加热雾化的发热体,所述发热体包括具有发热功能且为单线型结构的金属发热膜,所述金属发热膜的宽度随其距离所述金属发热膜几何中心的距离增加而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发热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金属发热膜两端的两个电连接部,并通过所述电连接部连接接触电极。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发热膜的整体图案呈对称结构,其几何中心与所述雾化面的几何中心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发热膜的局部图案为直线、曲线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曲线包括圆形线、椭圆形线、波浪线、螺旋线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发热膜宽度的变化范围是0.1mm-2.0mm。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发热膜由铂、银、铜、镍、铁中的一种或多种材料复合制作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多孔体上分布有多个小孔,其孔隙率为50%-60%、孔径为0.1-60um。
进一步的,所述多孔体为一体烧结成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多孔体由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镁、氧化钙中的一种或多种材料复合制作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电子烟发热组件还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发热体两端的接触电极,所述接触电极向远离所述发热体的一端引出金属导线,所述金属导线另一端用于连接到外部的控制电路及电源。
进一步的,所述发热体远离所述雾化面的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靠近所述雾化面的内壁面形成吸液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灿新,未经杜灿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060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