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六孔外六角螺栓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05423.3 | 申请日: | 2019-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65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周世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群力紧固件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B35/06 | 分类号: | F16B35/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5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六孔外 六角 螺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六孔外六角螺栓,涉及紧固件领域,包括螺柱本体,螺柱本体轴向方向上的外侧固定有螺纹线,螺柱本体的一端固定有柱状的螺栓头,螺栓头远离螺柱本体的一端开设有转动孔,转动孔内设置有用于旋转螺柱本体的旋转组件。针对现有技术存在螺栓安装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六孔外六角螺栓,通过转动孔和旋转组件的设置,工作人员通过转动旋转组件,带动螺栓转动,从而实现安装或拆卸,无需螺丝刀等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紧固件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内六孔外六角螺栓。
背景技术
螺栓:机械零件,配用螺母的圆柱形带螺纹的紧固件。由头部和螺杆(带有外螺纹的圆柱体)两部分组成的一类紧固件,需与螺母配合,用于紧固连接两个带有通孔的零件。
目前,现有螺栓通常需要工作人员借助螺丝刀等工具,当工作人员的身边没有螺丝刀等工具,或者螺丝刀等工具的尺寸与螺栓的尺寸不符时,容易造成工作人员无法安装或拆卸螺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螺栓安装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六孔外六角螺栓,其具有方便安装螺栓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六孔外六角螺栓,包括螺柱本体,所述螺柱本体轴向方向上的外侧固定有螺纹线,所述螺柱本体的一端固定有柱状的螺栓头,所述螺栓头远离所述螺柱本体的一端开设有转动孔,所述转动孔内设置有用于旋转所述螺柱本体的旋转组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中,工作人员通过驱动转动孔内的旋转组件转动,以驱动螺栓头转动,螺栓头带动螺柱本体转动,从而实现安装或拆卸。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转动孔内壁的滑轨和手持柱,所述手持柱穿设在所述转动孔内,所述手持柱位于所述转动孔内的一端固定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滑移连接在所述滑轨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中,通过滑轨与转动块的滑移配合,工作人员能够改变手持柱与转动孔的相对位置,更加方便工作人员驱动手持柱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滑轨包括竖直部和定位部,所述竖直部位于靠近所述转动孔的开口处,所述定位部位于靠近所述转动孔的底壁处,所述竖直部与所述定位部相互靠近的一端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中,当工作人员需要旋转螺柱本体时,转动块位于竖直部,此时手持部有部分位于转动孔外侧,方便工作人员转动手持部;当工作人员无需旋转时,转动块位于定位部,使得手持部位于转动孔内,不妨碍工作人员的其他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竖直部远离所述定位部的一端贯穿所述转动孔内壁远离所述螺柱本体的一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中,竖直部贯穿转动孔侧壁,使得手持部能够离开转动孔,方便更换损坏的手持部;或者工作人员认为手持部依然存在妨碍工作的可能性,将手持部取出。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部与所述竖直部之间的角度为直角或钝角。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中,定位部倾斜设置,使得手持部能够稳定的安装在转动孔内,不易脱离转动孔,减少手持保护丢失的概率。
进一步的,所述竖直部的一侧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与所述竖直部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中,转动槽限制转动块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使得工作人员在转动手持部的过程中,用力更少。
进一步的,所述手持柱远离所述转动块的一端端面设置有拉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中,拉环方便工作人员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手持部,即使得转动块沿滑轨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群力紧固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群力紧固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054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程机械柱塞泵用轴承端盖
- 下一篇:一种耦合馈电的天线装置及其智能穿戴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