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用施工物料成型取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02747.1 | 申请日: | 201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17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曹新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安区兰商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3/06 | 分类号: | B28B1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施工 物料 成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用施工物料成型取件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部的两侧均设有活动箱,所述活动箱内腔的底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活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顶部与活动箱的连接处通过活动底座活动连接,所述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套,所述螺套的内侧设有移动杆。本实用新型通过工作台、模具、移动杆、活动箱、活动底座、螺杆、螺套和电机相互配合,可在物料成型后,可对模具起到自动拿取的作用,避免了现有的模具在拿取时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进行拿取,因为工作人员手动拿取不稳定,从而导致工作人员在拿取时出现晃动的状况,造成成型物料出现损坏的状况,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用施工物料成型取件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
在建筑施工时,物料成型后需要对模具进行拿取,在拿取时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进行拿取,因为工作人员手动拿取不稳定,从而导致工作人员在拿取时出现晃动的状况,造成成型物料出现损坏的状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施工物料成型取件装置,具备对模具起到自动拿取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模具在拿取时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进行拿取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施工物料成型取件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部的两侧均设有活动箱,所述活动箱内腔的底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活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顶部与活动箱的连接处通过活动底座活动连接,所述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套,所述螺套的内侧设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内侧贯穿并延伸至活动箱的内侧,所述移动杆的内侧设有模具。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表面的两侧均套设有移动板,所述工作台内腔的顶部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底部的两侧均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滑轮。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底部与活动箱的连接处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且电机的两侧与活动箱的连接处均通过固定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底部设有防滑垫,且防滑垫的顶部与工作台的连接处通过粘合剂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移动杆的两侧与模具和螺套的连接处均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工作台、模具、移动杆、活动箱、活动底座、螺杆、螺套和电机相互配合,可在物料成型后,可对模具起到自动拿取的作用,避免了现有的模具在拿取时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进行拿取,因为工作人员手动拿取不稳定,从而导致工作人员在拿取时出现晃动的状况,造成成型物料出现损坏的状况,适合推广使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工作台、气缸、移动板、滑杆、固定杆和滑轮相互配合,可在取件装置在使用时,对取件装置起到便于移动的作用,避免了取件装置在移动时出现流程繁琐的状况;
通过固定架,可对电机起到固定的作用,这样电机使用时效果更好,避免了电机在使用时出现晃动的状况,从而导致电机运行效果不好的状况;
连接块,可对移动杆起到固定的作用,这样移动杆在使用时效果更好,避免了移动杆在使用时出现松动的状况,从而导致移动杆在使用时出现掉落的状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活动箱内腔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工作台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安区兰商贸有限公司,未经惠安区兰商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027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气厂储液罐转运装卸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沙龙地垫及拼接地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