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管切开导管堵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02429.5 | 申请日: | 201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616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李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丽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M39/20 |
代理公司: | 成都明涛智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9 | 代理人: | 丁国勇 |
地址: | 6385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管 切开 导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管切开导管堵管装置,包括两个固定套,两个所述固定套之间通过三根连接条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套之间设置有三个转套,三个所述转套的内侧均固定设置有堵片,中部的所述转套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延伸套,两个所述延伸套均插接在转槽中,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三个转套的内侧均设置有堵片,利用转套的转动可对堵片进行旋转,这样可依次进行堵管工作,设计更加的新颖,实用更好,三个堵片之间的贴紧设置,保证了堵管时的密封性,同时堵片均为夹角略大于120度的扇形块,这样在利用转套转动堵片进行完全堵管时,方便三个堵片之间首尾连接,避免产生堵管缝隙,大大的降低了操作人员的转动难度,操作简单、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管切开导管堵管装置。
背景技术
气管切开术系开颈段气管,放入金属气管套管和硅胶套管,是接触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功能时常或分泌道呼吸物递留所致呼吸困难的常见手术,是抢救危重患者时建立人工气道的常用手段,目前临床上会用的各种气管套管尚没有与之配套的堵管器材,通常使用的简易堵管器均为护士自行制作,为此设计了一种直接扣在气管导管上的堵管器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管切开导管堵管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气管切开导管堵管装置,包括两个固定套,两个所述固定套之间通过三根连接条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套之间设置有三个转套,三个所述转套的内侧均固定设置有堵片,中部的所述转套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延伸套,两个所述延伸套均插接在转槽中,且所述转槽开设在上下两侧的转套上。
进一步地,三个所述堵片为夹角略大于120度的扇形块,且三个所述堵片之间贴紧设置。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固定套之间的连接条的厚度较薄,所述连接条未贴紧在转套上。
进一步地,三个所述转套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防滑纹。
进一步地,所述延伸套的端部固定设置有转环,所述转环卡套在密封槽中,所述密封槽开设在转槽的内侧槽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槽的槽径大于转槽的槽径,所述转环的尺寸大于延伸套的尺寸,且所述转环在密封槽中抵紧橡胶密封环设置,所述橡胶密封环卡紧在密封槽的槽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三个转套的内侧均设置有堵片,利用转套的转动可对堵片进行旋转,这样可依次进行堵管工作,设计更加的新颖,实用更好,三个堵片之间的贴紧设置,保证了堵管时的密封性,同时堵片均为夹角略大于120度的扇形块,这样在利用转套转动堵片进行完全堵管时,方便三个堵片之间首尾连接,避免产生堵管缝隙,大大的降低了操作人员的转动难度,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三个转套之间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套;2、连接条;3、转套;4、堵片;5、延伸套;6、转槽;7、转套;8、橡胶密封环;9、密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2,一种气管切开导管堵管装置,包括两个固定套1,两个所述固定套1之间通过三根连接条2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套1之间设置有三个转套3,三个所述转套3的内侧均固定设置有堵片4,中部的所述转套3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延伸套5,两个所述延伸套5均插接在转槽6中,且所述转槽6开设在上下两侧的转套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丽,未经李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024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沉沙排渣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化学产品原料混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