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井下落物打捞筒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01955.X | 申请日: | 2019-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48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贾明杰;吴志平;袁彬;邹凯;赵凯;张海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明杰 |
| 主分类号: | E21B31/18 | 分类号: | E21B31/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73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打捞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井下落物打捞筒,包括打捞筒本体,所述打捞筒本体的底部外壁设有固定架,且固定架上设有配重块,所述打捞筒本体靠近底端外壁等距离设有吊环,所述打捞筒本体的内壁设有隔板,且打捞筒本体位于隔板上方的内壁等距离设有挂钩,所述隔板的顶部外壁设有过水孔,且隔板位于过水孔两侧的底部外壁均设有凹槽,两个所述凹槽的顶部内壁均等距离设有弹簧,且多个弹簧的另一端设有同一个限位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固定架和配重块,配重块安装于固定架上,固定架安装于打捞筒本体的底部,从而增加打捞筒本体的重量,打捞筒本体下降时,可以直接进入水中,方便高效,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井下打捞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井下落物打捞筒。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打捞工具主要有筒类外捞工具和矛类内捞工具以及锥类造扣打捞工具,筒类外捞工具靠圆卡瓦复位夹紧落物,而矛类内捞工具则是卡瓦产生外胀力捞获落物,这两类工具均有其自身不可克服的缺点。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0920290636.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井下落物打捞筒,包括上接头和引鞋。上述专利中的打捞装置存在以下不足:对比文件中的打捞筒入水的前期,由于打捞筒的重量有限,这就导致打捞筒接触水的瞬间无法压入水中,需要人工对其进行调节,从而使得其可以入水,增加劳动力投入,降低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井下落物打捞筒。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井下落物打捞筒,包括打捞筒本体,所述打捞筒本体的底部外壁设有固定架,且固定架上设有配重块,所述打捞筒本体的内壁设有隔板,且打捞筒本体位于隔板上方的内壁等距离设有挂钩,所述隔板的顶部外壁设有过水孔,且隔板位于过水孔两侧的底部外壁均设有凹槽,两个所述凹槽的顶部内壁均等距离设有弹簧,且多个弹簧的另一端设有同一个限位板。
进一步的,所述打捞筒本体靠近底端外壁等距离设有吊环。
进一步的,所述打捞筒本体位于隔板下方的两侧外壁均设有导水管,且打捞筒本体的底部外壁等距离设有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打捞筒本体的两侧内壁均设有连接杆,且多个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同一个固定柱,固定柱的外壁等距离设有倒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有固定架和配重块,配重块安装于固定架上,固定架安装于打捞筒本体的底部,从而增加打捞筒本体的重量,打捞筒本体下降时,可以直接进入水中,方便高效,提高工作效率。
2、通过设置有隔板、凹槽、弹簧、限位板和过水孔,打捞筒本体取出的过程中,水体的重量对限位板进行冲击,限位板下降,水体从过水孔中落下,继而通过通孔落下,降低打捞筒本体内部的重量,便于取出,当打捞筒本体内部重量低于一定程度,弹簧带动限位板复位,可以循环使用。
3、通过设置有固定柱、连接杆和倒钩,固定柱上的倒钩增加该打捞筒本体固定杂质的能力,从而提高该装置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井下落物打捞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井下落物打捞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井下落物打捞筒的挂取组件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明杰,未经贾明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019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事管理档案盒
- 下一篇:一种塑料包装膜老化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