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安装的建筑铝模模板支座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00934.6 | 申请日: | 201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28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孙云龙;纪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G9/02 | 分类号: | E04G9/02;E04G17/00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谢观素 |
地址: | 22300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安装 建筑 模板 支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安装的建筑铝模模板支座,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右侧通过铰接座铰接有L型放置框,所述凹槽内设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第一移动块,所述调节机构远离底座的一端通过铰接座与L型放置框的左侧铰接,所述L型放置框靠近顶部的内部开设有空腔,且空腔内设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移动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L型放置框内设有铝模模板,所述铝模模板的顶部与移动板的下表面抵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等结构的配合,解决了现有的建筑模板安装支座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不便于进行调节,不易适应不同长度的铝模模板,难以满足不同的施工需求,给使用带来了不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模板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节安装的建筑铝模模板支座。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中,浇筑各种水泥柱需要模板来支撑,建筑模板是建筑业经常使用的工具,建筑行业的混凝土浇筑普遍使用的模板有钢模板、铝模模板等,而建筑模板安装支座对建筑模板起到了支撑固定的作用,为后期的成型提高了保证,由于现有的建筑模板安装支座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不便于进行调节,不易适应不同长度的铝模模板,难以满足不同的施工需求,给使用带来了不便,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安装的建筑铝模模板支座,具备通过第一螺杆、第一移动块和凹槽的设置,使得可以对L型放置框进行角度调节,而调节机构的设置,使得L型放置框的角度调节范围更广,从而可以对铝模模板进行各种角度的支撑,便于满足不同的施工需求,提高装置的适应性,而第二螺杆、第二移动块、移动板和紧固螺栓的设置,使得可以适应不同长度的铝模模板,紧固螺栓则能够对铝模模板进行很好的固定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建筑模板安装支座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不便于进行调节,不易适应不同长度的铝模模板,难以满足不同的施工需求,给使用带来了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安装的建筑铝模模板支座,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右侧通过铰接座铰接有L型放置框,所述底座靠近左侧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右端通过轴承与凹槽内壁的右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的左端贯穿底座的左侧,且通过轴承与底座的左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第一移动块,所述第一移动块的顶部通过铰接座铰接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远离底座的一端通过铰接座与L型放置框的左侧铰接,所述L型放置框靠近顶部的内部开设有空腔,且空腔内设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底端通过轴承与空腔内壁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杆的顶端贯穿L型放置框的顶部,且通过轴承与L型放置框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移动块,所述第二移动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L型放置框内设有铝模模板,所述铝模模板的顶部与移动板的下表面抵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靠近前侧的上表面设有两个对称的固定钎杆。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的底端通过铰接座与第一移动块的顶部铰接,所述第二丝杆的顶端通过铰接座与L型放置框的左侧铰接,所述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的表面套设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内壁分别开设有与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相适配的内螺纹,且套管均与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L型放置框靠近顶部的右侧开设有供第二移动块移动的通槽,且通槽的内壁与第二移动块的表面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L型放置框的底部和移动板的表面均设有紧固螺栓,两个紧固螺栓的相对端分别与铝模模板的底部和顶部抵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螺杆、第一移动块和凹槽的配合,使得可以对L型放置框进行角度调节,而调节机构的设置,使得L型放置框的角度调节范围更广,从而可以对铝模模板进行各种角度的支撑,便于满足不同的施工需求,提高装置的适应性,而第二螺杆、第二移动块、移动板和紧固螺栓的设置,使得可以适应不同长度的铝模模板,紧固螺栓则能够对铝模模板进行很好的固定。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009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语音播报功能的无线网络系统及无线AP
- 下一篇:一种能持续供油的油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