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握力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00193.1 | 申请日: | 2019-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285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 发明(设计)人: | 田洪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洪基 |
| 主分类号: | A63B23/16 | 分类号: | A63B23/16;A63B21/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5 | 代理人: | 唐海斐 |
| 地址: | 467599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握力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握力器,包括:一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包括一弹性主体及由所述弹性主体两端分别向下延伸形成的两弹性脚;两中空手柄;两中空壳体,其分别活设于两所述中空手柄上;所述弹性脚依次穿设于所述中空壳体及所述中空手柄中,且两所述中空壳体在外力作用下可使两所述弹性脚相对两所述中空手柄做往复调节。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握力器便于用户调节握力,且操作起来十分方便快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握力器。
背景技术
握力器是用于训练手或前臂的肌肉强度的一种健身器材,常见的握力器包括一对手柄和在阻碍手柄的接近运动的方向上施加力的弹簧。
为了适应不同人群的需要,可将握力器的弹簧和手柄之间设置为可以拆卸的,弹簧插入手柄的深度越深,杠杆越短,握力变大;弹簧插入手柄的深度越浅,杠杆越长,握力变轻,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力学中杠杆原理来调节使用者所需的握力,从而达到调节握力的目地。
然而,传统的可调节握力的握力器无法让使用者准确得知调节后的握力的具体数值,且在调整手柄与弹簧的相对位置后,进行固定时需要利用螺丝等部件来锁紧,操作较为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用户调节握力的握力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握力器,包括:
一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包括一弹性主体及由所述弹性主体两端分别向下延伸形成的两弹性脚;
两中空手柄;
两中空壳体,其分别活设于两所述中空手柄上;
所述弹性脚依次穿设于所述中空壳体及所述中空手柄中,且两所述中空壳体在外力作用下可使两所述弹性脚相对两所述中空手柄做往复调节。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脚表面具有间隔设置的凹部。
作为优选,所述中空手柄包括手持部及设于所述手持部上方的中空柱体,所述中空柱体的外径小于所述手持部的外径,且所述中空壳体活设于所述中空柱体上。
作为优选,所述中空柱体上端凸设一限位部,所述中空壳体内壁设有一抵止部以与所述限位部相抵接,且所述中空柱体表面还绕设有一弹簧及开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一滚动件。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部为一凸环,所述抵止部为环形凸起。
作为优选,所述抵止部的上表面与所述限位部的下表面相抵接,所述抵止部的下表面与所述弹簧一端相组接。
作为优选,两所述弹性脚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上均设有四个凹部,所述凹部为半圆形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中空柱体与所述手持部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效效果:当中空壳体受到外力作用被向下拉动时,中空柱体相对中空壳体向上移动,使得滚动件不再受抵止部挤压,待调整手柄与弹性件的相对位置后,对中空壳体卸力,弹簧使得中空壳体复位,抵止部重新对滚动件进行挤压固定,上述步骤使得握力器操作起来十分便捷,解决了现有握力器在固定时需要利用螺丝等部件来锁紧而使得操作繁琐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握力器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握力器的分解图;
图3为图2中A-A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握力器中手柄的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握力器中B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握力器静止状态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洪基,未经田洪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001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卡接型铝塑复合板
- 下一篇:一种升降式焊接变位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