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式砂轮除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99077.2 | 申请日: | 201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90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王艳芳;赵浩;王磊;陈涛;郑晓迪;马文斌;豆亚峰;刘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营第八〇三厂 |
主分类号: | B24B27/033 | 分类号: | B24B27/033;B24B41/06;B24B47/22;B24B4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袁孜 |
地址: | 710043***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式 砂轮 除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式砂轮除锈装置,属于回转体类零件的机械加工领域,解决现有的除锈装置会产生多次重新夹持的额外操作,造成工时浪费的问题,该装置包括连接杆、壳体、进给螺栓、螺帽、进给套筒;连接杆(1)一端侧面加工有砂轮装配孔,另一端底面加工出右旋螺纹盲孔;壳体(2)内腔截面形状尺寸与连接杆(1)底面相同;进给螺栓(3)与连接杆(1)的右旋螺纹盲孔配合连接;螺帽(4)内螺纹为左旋,与进给螺栓(3)上的左旋螺纹相配合;进给套筒(5)内部光孔与进给螺栓(3)光轴部分配合连接;使用了螺纹旋进旋退的结构,一次夹持的情况下只需旋转进给套筒便可调整砂轮位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回转体类零件的机械加工领域,涉及为对零件圆周面进行打磨除锈的工序。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回转体类零件表面除锈操作中使用的除锈装置由连接杆与砂轮组成,如图1所示,用螺钉将砂轮固定在金属连接杆上,使用时将连接杆夹持固定在刀架或其他夹持装置上,开动车床或其他机械带动零件旋转,零件表面与砂轮接触从而实现表面打磨除锈。
此装置结构简陋,在连接杆夹持固定后除非松开夹持装置,否则无法调节砂轮位置,实际除锈过程中往往需要少量多次打磨,每次打磨操作都需要给砂轮一定的进给量,使用此装置时,会产生多次重新夹持的额外操作,造成工时浪费。
此装置调节砂轮位置的操作为为松开夹持装置,挪动连接杆。操作不便,且移动距离完全依靠手感经验,不可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调式砂轮除锈装置,即一种可调节砂轮位置的除锈装置,实现在回转体零件除锈操作中,除锈装置一次夹持固定后,可随时通过简单操作调整砂轮与待除锈表面间距,从而完成多次打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式砂轮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杆、壳体、进给螺栓、螺帽、进给套筒;连接杆整体为长杆,一端侧面加工有砂轮装配孔,另一端底面加工出右旋螺纹盲孔;壳体一侧无底,另一侧底面为U形开口,内腔截面形状尺寸与连接杆底面相同;进给螺栓一端加工有右旋外螺纹,与连接杆的右旋螺纹盲孔配合连接;另一端靠近底部部分为光轴,接光轴部分为一段左旋螺纹;左旋螺纹左侧为圆形凸台;螺母内螺纹为左旋,与进给螺栓上的左旋螺纹相配合;进给套筒内部光孔与进给螺栓光轴部分配合连接,并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进给套筒盲与进给螺栓通过销和对应圆柱销孔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连接杆整体为四方柱体。
进一步地,壳体为四方柱筒结构,具有三面包围,即有一面开口。
进一步地,连接块一端装配砂轮并用螺钉固定。
进一步地,进给螺栓中部圆台置于壳体内部来限位。
进一步地,进给套筒外圆面加工出滚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所设计的一种可调式除锈装置,使用了螺纹旋进旋退的结构,一次夹持的情况下只需旋转进给套筒便可调整砂轮位置,进给量连续可调,操作简便。
连接块1与进给螺栓3的进给部位螺纹为右旋螺纹,起定位作用的螺母4与进给螺栓3连接部分为左旋螺纹,螺母4旋紧定位后实现锁定效果,有效防止了砂轮震动导致螺纹松动回退,使除锈过程具有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当前使用的砂轮除锈装置二维模型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二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三维结构示意图。
其中连接杆1、壳体2、进给螺栓3、螺帽4、进给套筒5、砂轮6、螺钉7、夹持装置8、回转体零件9、销10、A-旋转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营第八〇三厂,未经国营第八〇三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990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造板生产用木屑铺设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一体式适时四驱差速器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