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提排列式小麦单行单粒播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98048.4 | 申请日: | 201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459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李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锐 |
主分类号: | A01C7/02 | 分类号: | A01C7/02;A01C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7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提 排列 小麦 单行 播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提排列式小麦单行单粒播种器,包括一号固定板。所述一号固定板的下方设有二号固定板,所述一号固定板和所述二号固定板之间均匀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输种管,所述输种管与所述二号固定板相互垂直设置,所述输种管的顶端贯穿所述一号固定板延伸至所述一号固定板的上方,所述一号固定板的顶端连接有点种斗,处于中间位置的所述输种管的侧面靠近其顶端位置设有把手。本手提排列式小麦单行单粒播种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减少了大量人力,降低了用工成本,无需开沟、减少了土壤跑墒、失墒,苗全苗壮,提高了田间出苗率,保证了种子的精准播种,避免了种子混杂,提高了新品种的育种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提排列式小麦单行单粒播种器。
背景技术
现代小麦常规杂交育种是一个从低世代材料到高世代材料历经单株或单穗多年多次不断选择的过程,单株、单穗播种时要求单行、单粒、等距离、等深度,在以选择优良单株为主的品种选育过程中,对单粒精准播种尤为重要,因为小麦具有分蘖特性,若2粒以上种子播种一块,小麦分蘖将会造成根系纵横缠绕,室内考种很难剥离正确区分,导致保留的优良单株不纯,脱粒后种子混杂,影响后代材料的遗传基因一致性,延缓新品种稳定出圃年限,传统模式人工点播用工量大,标准难统一,种子易扎堆,开沟跑墒,覆土深浅不平,播种效果差,蹲着点种腰酸背痛,费工费时,最为主要是贻误育种效率,无法满足现代育种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拉丝定位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提排列式小麦单行单粒播种器,包括一号固定板、二号固定板、输种管、点种斗、排种口、把手、拉手、联杆、钢索、弹簧、标准杆、脚踏板、调节片。
所述一号固定板的下方设有二号固定板,所述一号固定板和所述二号固定板水平设置,所述二号固定板的前侧中间位置连接有脚踏板,所述二号固定板的下方靠近两端端部位置连接有标准杆,所述一号固定板和所述二号固定板之间均匀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输种管,所述输种管与所述二号固定板相互垂直设置,所述输种管的顶端贯穿所述一号固定板延伸至所述一号固定板的上方,所述一号固定板的顶端连接有点种斗,处于中间位置的所述输种管的侧面靠近其顶端位置设有把手,所述把手的下方设有拉手,所述拉手的下方连接有联杆,所述联杆的下方连接有多个钢索,所述钢索与所述输种管一一对应,所述输种管的底端贯穿所述二号固定板延伸至所述二号固定板的下方,所述输种管的下方连接有排种口,所述钢索的底端连接在所述排种口的侧面,所述排种口的背面连接有调节片。
进一步的,所述点种斗为漏斗状。
进一步的,处于中间位置的所述钢索的中间位置设有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一号固定板的长度和所述二号固定板的长度差值为11cm。
进一步的,所述输种管与所述排种口通过销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为圆柱形。
进一步的,所述标准杆使用圆头长螺栓从二号固定板的两端底部打孔穿进,用螺帽上下紧固,长螺栓圆头朝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将多个输种管等距离排列组配,形成单把手多拉线的手提排列式小麦单行单粒播种器,通过单人或双人操作点籽,把手与拉手结合脚踏板下压踩,可一次性完成多粒种子的单粒、等距、等深、自动覆土播种任务,与单个手提播种器相比,成倍提高了工效;与传统人工播种模式相比,首先,减少了大量人力,降低了用工成本;第二,无需开沟、减少了土壤跑墒、失墒,苗全苗壮,提高了田间出苗率;第三,保证了种子的精准播种,避免了种子混杂,提高了新品种的育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调节片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锐,未经李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980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