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温储罐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96864.1 | 申请日: | 201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01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徐澎飞;顾锋;陈龙;周鹏;张培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中集能源装备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3/08 | 分类号: | F17C3/08;F17C1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王苗 |
地址: | 22600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 ||
1.一种低温储罐,包括罐体和分别设于所述罐体轴向上的两端的支撑结构,所述罐体包括储存有低温介质的内罐和包裹该内罐的外罐,所述内罐和所述外罐之间形成夹层,所述支撑结构位于所述夹层中并分别连接所述内罐和所述外罐;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支撑结构包括:
第一支撑管,其内周壁上形成有沿周向分布的第一凹槽和与所述第一凹槽相邻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支撑管的一端与所述外罐的内壁连接固定,而另一端朝向所述内罐;
第二支撑管,其外周壁上形成有沿周向分布的第二凹槽和与所述第二凹槽相邻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二支撑管的一端与所述内罐的外壁连接固定,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一支撑管内以与所述第一支撑管呈同轴设置,所述第一支撑管和所述第二支撑管之间形成环形腔,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对;
隔热单元,所述隔热单元形成有至少一个缺口,所述隔热单元嵌入相对的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中,使得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卡紧在所述缺口处,从而限制所述第一支撑管和所述第二支撑管之间的相对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储罐,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单元包括多个隔热块;
所述第一凸起的数量亦为多个以与所述隔热块对应,两个所述第一凸起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凹槽;
所述第二凸起的数量亦为多个以与所述隔热块对应,两个所述第二凸起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凹槽;
每一所述隔热块对应嵌设于相对的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中,多个所述隔热块呈周向阵列于所述环形腔内,两个相邻所述隔热块之间形成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储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凹槽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支撑管朝向所述内罐的内侧缘相通,所述第一凹槽的另一侧壁与所述隔热单元的一侧抵接;
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第一挡环,所述第一挡环的尺寸与所述第一支撑管的内径尺寸相适配,所述第一挡环与所述第一支撑管的内周壁连接固定,所述第一挡环能够抵接所述隔热单元的另一侧,以阻挡所述隔热单元的轴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储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起呈矩形状;
所述第一凸起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一支撑管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一凸起的宽度方向沿所述第一支撑管的周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温储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支撑管的内侧缘之间具有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储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凹槽的一侧壁与所述隔热单元的一侧抵接,所述第二凹槽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支撑管朝向所述外罐的外侧缘相通;
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第二挡环,所述第二挡环的尺寸与所述第二支撑管的外径尺寸相适配,所述第二挡环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二支撑管的外周壁上,所述第二挡环能够抵接所述隔热单元的另一侧,以阻挡所述隔热单元的轴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温储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二支撑管的外侧缘之间具有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储罐,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
第一固定板,其具有适配于所述外罐的内壁的弯曲弧度,以贴合于所述内壁,所述第一固定板背对所述内壁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支撑管的一端端部连接固定;
第二固定板,其具有适配于所述内罐的外壁的弯曲弧度,以贴合于所述外壁,所述第二固定板背对所述外壁的一侧与所述第二支撑管的一端端部连接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低温储罐,其特征在于:
另一个所述支撑结构包括:
第三支撑管,其内周壁上形成有环形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支撑管的一端与所述外罐的内壁连接固定,而另一端朝向所述内罐;
隔热环,其为一个整体的环状结构,所述隔热环嵌设于所述第三凹槽并能够在所述第三凹槽中以沿所述第三支撑管的轴向滑动;
第四支撑管,其一端与所述内罐的外壁连接固定,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三支撑管中并穿设在所述隔热环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低温储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凹槽的一侧与所述第三支撑管朝向所述内罐的内侧缘相通,所述第三凹槽的另一侧壁与所述隔热环的一侧抵接;
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第三挡环,所述第三挡环的尺寸与所述第三支撑管的内径尺寸相适配,所述第三挡环与所述第三支撑管的内周壁连接固定,所述第三挡环能够抵接所述隔热环的另一侧,以阻挡所述隔热环的轴向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中集能源装备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南通中集能源装备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9686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