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料承载部件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94435.0 | 申请日: | 201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11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动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B30/08 | 分类号: | F23B30/08;F16F1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诺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8 | 代理人: | 衣然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 承载 部件 支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料承载部件支撑装置,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燃料承载部件,减振装置以及力承载结构;所述燃料承载部件通过所述减振装置紧固在所述力承载结构上;所述减振装置设置为S型,包括向右凹伸的第一连接部和向左凹伸的第二连接部,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设置有减振弹簧钢板;所述减振装置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燃料承载部件相固定,并且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力承载结构相固定。通过本实用新型使得减振负荷的分布更加均匀,使得每个减振装置所承受的减振负荷大大减小,使得整个弹簧钢板的整体刚度减小,柔性大大增加,吸收振动的性能也大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料承载部件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质层燃锅炉燃料承载部件的支撑结构,主要由力承载结构和和减振结构组成。这要求支撑结构既要能够承受燃料承载部件及燃料的重量,又要能够在燃料承载部件振动时良好地消除振动给其它部件带来的不良影响。
力承载结构承受一定重量,这是比较容易实现的。但是现有的减振结构(由若干个减振装置组成)却经常起不到良好的减振作用。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点:
①减振装置的数量偏少,造成单个减振装置所承受的减振负荷过大。
②减振装置的最重要部件就是减振弹簧钢板,而现有技术的减振弹簧钢板呈C形,减振效果一般。
③减振弹簧钢板采用一整块较厚的钢板,刚度较大,减振效果不佳。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燃料承载部件支撑装置,能够使得每个减振装置所承受的减振负荷大大减小,使得整个弹簧钢板的整体刚度减小,柔性大大增加,吸收振动的性能也大大提高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燃料承载部件支撑装置,包括燃料承载部件,减振装置以及力承载结构;其中,
所述燃料承载部件,所述减振装置以及所述力承载结构自上而下依次设置, 所述燃料承载部件通过所述减振装置紧固在所述力承载结构上;
所述减振装置设置为S型,包括向右凹伸的第一连接部和向左凹伸的第二连接部,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设置有减振弹簧钢板;所述减振装置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燃料承载部件相固定,并且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力承载结构相固定。
优选地,所述减振装置的数量为多个,相互平行地设置在所述燃料承载部件和所述力承载结构之间。
优选地,所述减振弹簧钢板为多片薄钢板叠加复合型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料承载部件支撑装置,合理分配减振装置的安装位置,使得减振负荷的分布更加均匀。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料承载部件支撑装置,适当增加了减振装置的数量,使得每个减振装置所承受的减振负荷大大减小。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料承载部件支撑装置,采用S型的减振装置设置,吸收振动的性能大大优于现有的C型。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料承载部件支撑装置,采用多片薄钢板叠加复合型结构,使得整个弹簧钢板的整体刚度减小,柔性大大增加,吸收振动的性能也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料承载部件支撑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料承载部件支撑装置的减振装置的示意图。
1-燃料承载部件,2-减振装置,21-第一连接部,22-第二连接部,23-减振弹簧钢板,3-力承载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动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动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944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为桥梁结构装配预应力的可拆卸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有固定槽的双刃铣刀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