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具内发泡用红外加热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94095.1 | 申请日: | 201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52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敬清;李德福;吴锦裕;林杏江;林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浩博(福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4/34 | 分类号: | B29C44/34;B29C44/6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2 | 代理人: | 段宇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发泡 红外 加热 设备 | ||
1.一种模具内发泡用红外加热设备,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转移机构(7),用于对被加热模具进行转移且进行测温;
加工板(5),用于对被加热模具进行承载;
滑槽(6),用于安装外置滑动板对被加工模具进行导出到所述转移机构(7)上;
其中,所述加工板(5)厚度为3cm,并且加工板(5)顶部呈光滑状;
其中,所述滑槽(6)均设置有两组,并且两组滑槽(6)贯穿加工板(5)前后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模具内发泡用红外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上端开设有散热窗(2),所述箱体(1)内上端安装有红外加热装置主体(3),所述箱体(1)前后两端通过铰链与盖板(4)相接,所述箱体(1)内中部开口位置固定有加工板(5),所述加工板(5)左右两端开设有滑槽(6),所述加工板(5)前端面设置有转移机构(7),所述箱体(1)右侧下端固定有控制器(8),所述控制器(8)右侧由上至下安装有第一开关(9)、第二开关(10)和第三开关(11),并且红外加热装置主体(3)通过第一开关(9)与控制器(8)电连接,所述控制器(8)底部右端设置有电源线(12),并且控制器(8)与电源线(12)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模具内发泡用红外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机构(7)包括基座(71)、第一从动带轮(72)、轴座(73)、第一齿带(74)、防护件(75)、第一电机(76)、基板(77)、承载板(78)、辅助支架(79)、弧形槽(710)、第二电机(711)、第一主动带轮(712)、连接件(713)、第二主动带轮(714)、第二齿带(715)和第二从动带轮(716),所述基座(71)右侧上端设置有第一从动带轮(72),所述第一从动带轮(72)内中部背面被设置在基座(71)内左右两侧上端的轴座(73)内的轴杆贯穿固定,所述第一从动带轮(72)外径表面设置有第一齿带(74),所述第一齿带(74)左下端伸入至防护件(75)内部内部,所述防护件(75)固定在基座(71)前端面右端,并且基座(71)右侧安装有第一电机(76),所述第一电机(76)通过第二开关(10)与控制器(8)电连接,所述轴座(73)底部与基板(77)焊接固定,所述基板(77)顶端中部设置有承载板(78),所述承载板(78) 背面与加工板(5)相接触,所述基座(71)顶部左后端安装有辅助支架(79),所述基座(71)内左端开设有弧形槽(710),所述基座(71)左侧设置有第二电机(711),所述第二电机(711)通过第三开关(11)与控制器(8)电连接,所述防护件(75)内安装有第一主动带轮(712),并且第一主动带轮(712)外径表面通过第一齿带(74)与第一从动带轮(72)同步转动,所述第一主动带轮(712)内中部与第一电机(76)左侧输出轴进行固定,所述基座(71)左侧上端安装有连接件(713),并且连接件(713)内上端与左端轴座(73)内中部轴杆进行固定,所述第二电机(711)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连接件(713)顶部,并且第二电机(711)底部输出轴贯穿连接件(713)与第二主动带轮(714)内中部进行插接,所述第二主动带轮(714)外径表面通过第二齿带(715)与第二从动带轮(716)进行同步转动,所述第二从动带轮(716)内中部通过转轴贯穿基板(77)与承载板(78)底部进行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模具内发泡用红外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架(79)包括支座(791)、支撑件(792)、安装件(793)、调节件(794)和线槽(795),所述支座(791)底部固定在基座(71)顶部,所述支座(791)顶端中部垂直固定有支撑件(792),所述支撑件(792)内上端与安装件(793)相铰接,所述安装件(793)内右端与调节件(794)相铰接,所述支撑件(792)背面开设有线槽(79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模具内发泡用红外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带(74)与第二齿带(715)尺寸相同,并且两者厚度均为2.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浩博(福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浩博(福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9409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铟萃取装置
- 下一篇:用于磁悬浮空轨的高磁性钐钴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