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钢移栽转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92805.7 | 申请日: | 201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91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小平 |
主分类号: | B62D33/023 | 分类号: | B62D33/023;B60P7/06;B60S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201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移栽 转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钢移栽转运装置,包括转运车、后挡板、竖向伸缩杆、缓冲垫板和车斗,所述转运车的一侧设有车斗,所述车斗底部的拐角位置处皆安装有竖向伸缩杆,所述车斗远离转运车一侧的边缘位置处铰接有后挡板,所述后挡板下方的车斗底端设有位置检测仪,所述车斗内部的底端安装有底板,所述凹槽内部远离转运车的一侧皆铰接有液压伸缩杆,所述底板上方的车斗内部设有托板,所述托板的顶端固定有等间距的支撑卡块,所述建筑钢柱两侧的车斗两内侧壁上皆安装有水平伸缩杆。本实用新型不仅提高了移栽转运装置使用时的便利性,提高了移栽转运装置的实用性,而且保证了移栽转运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钢移栽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钢通常指建筑施工中用于筑基的钢材立柱,其体积通常较大,因此难以通过人工运输,目前的建筑钢移栽转运装置大多采用起重机来代替,其稳定性较差,起重机的挂钩上连接钢丝绳,建筑钢放在钢丝绳下,其在吊运钢构件时,钢丝会和钢构件发生直接的磨切、硬弯等现象,这就容易导致钢丝绳上得细钢丝在构件吊运过程中发生折弯或折断,而且钢丝绳损伤容易给钢构件吊运产生安全隐患,另外起重机的挂钩也不灵活,建筑钢本体易从钢丝绳两侧滑落,造成使用现场的安全隐患,且现有的建筑钢移栽转运装置缺乏精确的定位方法,可能在转运过程中出现偏差,从而需要再次起吊转运,不但造成了施工成本的提高,而且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钢移栽转运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钢移栽转运装置,包括转运车、后挡板、竖向伸缩杆、缓冲垫板和车斗,所述转运车的一侧设有车斗,所述车斗底部的拐角位置处皆安装有竖向伸缩杆,且竖向伸缩杆的输出端皆固定有缓冲垫板,所述车斗远离转运车一侧的边缘位置处铰接有后挡板,且后挡板顶部的两侧皆设有固定槽,所述后挡板下方的车斗底端设有位置检测仪,所述车斗内部的底端安装有底板,且底板顶部的两侧皆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远离转运车的一侧皆铰接有液压伸缩杆,所述底板顶端远离转运车一侧的拐角位置处皆固定有支撑杆,且支撑杆一侧的底板顶端设有角度检测仪,所述底板上方的车斗内部设有托板,且托板的底端与支撑杆远离底板的一端相铰接,所述托板底端远离支撑杆一侧的拐角位置处皆安装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底端皆与液压伸缩杆的输出端相铰接,所述托板的顶端固定有等间距的支撑卡块,支撑卡块的上方设有建筑钢柱,且建筑钢柱底部的外侧壁与支撑卡块的表面相互接触,所述建筑钢柱两侧的车斗两内侧壁上皆安装有水平伸缩杆,水平伸缩杆的输出端皆固定有夹紧板,且夹紧板远离水平伸缩杆的一侧与建筑钢柱的外侧壁相互接触,所述车斗的外侧壁上设有控制面板,且控制面板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分别与液压伸缩杆的输入端、竖向伸缩杆的输入端以及水平伸缩杆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控制面板内部单片机的输入端分别与角度检测仪的输出端和位置检测仪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托板与底板两侧的车斗内侧壁上皆固定有橡胶垫,且橡胶垫远离车斗内侧壁的一侧与托板与底板的两外侧壁相互接触。
优选的,所述后挡板下方的车斗外侧壁上固定有梯形条板。
优选的,所述后挡板靠近车斗的一侧设有曲面滑槽。
优选的,所述车斗远离后挡板一侧的顶端固定有前挡板。
优选的,所述车斗靠近后挡板的两侧壁上皆安装有固定把手,且固定把手远离车斗外侧壁的一端皆位于固定槽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小平,未经张小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928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态空气监测式无人机
- 下一篇:一种地脚螺栓离线组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