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皮下段抗感染气囊式中心静脉穿刺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89248.3 | 申请日: | 201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11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嵇云;杨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嵇云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17/135;A61M25/04;A61M25/14;A61L31/16;A61L31/10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权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99 | 代理人: | 何文豪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下 感染 气囊 中心 静脉 穿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皮下段抗感染气囊式中心静脉穿刺管,包括刺管座,所述刺管座的前端设有刺管套,所述刺管套的表面上设有气孔,气孔上设有气囊,气囊表面涂有壳聚糖,充气管从气孔沿着刺管套壁延伸到刺管座的后端,充气管的引出端连接气体调控装置,刺管座后设有灌装导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充气后的气囊局部形成压力,能够有效解决中心静脉留置针存在穿刺点出血的问题,也可以起到防止脱管的目的;通过表面庆大霉素干粉起到预防穿刺点感染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皮下段抗感染气囊式中心静脉穿刺管,属于刺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静脉留置针是由不锈钢的芯,软的外套管及塑料针座组成。穿刺时将外套管和针芯一起刺入血管中、当套管送入血管后,抽出针芯,仅将柔软的外套管留在血管中进行输液的一种输液工具。
中心静脉穿刺管穿刺入血管内比较深,需要缝合固定于皮下,由于导管与静脉之间无法做到无缝隙衔接,再加上导管留置时间长及导管摩擦穿刺点,非常容易出现穿刺点出血以及容易脱落,穿刺点感染。如神经外科病人,因为病程长需长期留置中心静脉穿刺管进行脱水补液等治疗,再加上神经功能损伤导致意识不清,躁动,穿刺点皮肤及管壁进针点处反复摩擦导管,穿刺点极易出血,很多患者甚至出现脱管,穿刺点感染,护士需经常更换辅料,并且局部使用止血治疗措施,包括药物及明胶海绵等措施,这极大的增加了护理的工作量,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及不良情绪。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中心静脉留置针存在穿刺点出血以及容易脱落的问题,提出一种皮下段抗感染气囊式中心静脉穿刺管,穿刺置管后气囊充气后局部形成压力防止出血和脱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皮下段抗感染气囊式中心静脉穿刺管,包括刺管座,所述刺管座的前端设有刺管套,所述刺管套的表面上设有气孔,气孔上设有气囊,气囊表面涂有壳聚糖,充气管从气孔沿着刺管套壁延伸到刺管座的后端,充气管的引出端连接气体调控装置,刺管座后设有灌装导管。
优选地,所述气囊为圈状套在刺管套上,气囊上的充气口对应气孔连接。
优选地,所述灌装导管的数量为1-3个。
优选地,所述充气管的末端设有充气泵。
优选地,刺管座的两侧设有固定端耳。
优选地,所述充气管置于刺管套周壁上的充气管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得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充气后的气囊局部形成压力,能够有效解决中心静脉留置针存在穿刺点出血的问题,也可以起到防止托管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可以一举解决中心静脉置管的常见三种并发症.1.出血.2.脱管3.感染。
首先气囊充气后局部形成的压力对皮缘穿刺处及静脉入针点造成适度的压迫,可以起到物理止血作用,且效果确切,不管是正常渗血还是凝血障碍原因出血,特别是凝血障碍,患者多由于血液病,肿瘤,肾衰长期透析,存在贫血,血小板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白细胞低。穿刺点极易反复渗血及感染,这无疑会加重原有病情,通过球囊表面壳聚糖的释放对周围组织起到了局部的物理抗菌止血作用,球囊充气后即使施加一定的外力拔管亦无法使其脱落。
附图说明
图1是中心静脉穿刺管结构图。
图2是刺管套截面图。
图3是气囊充气状态图。
图中:
1、刺管套,2、刺管座,3、气囊,4、灌装导管,5、气孔,6、气囊调节器,7、充气管,8、充气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嵇云,未经嵇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892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液港的防护结构
- 下一篇:阴道给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