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坑洞新旧路面封边侧面贴及封边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87772.7 | 申请日: | 201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40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吕文明;韦靖峰;杜侃;葛立明;朱海南;周伟武;陈晴;王奔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宁波甬台温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00 | 分类号: | E01C11/00;E01C11/02;E01C23/09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黎双华 |
地址: | 315899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坑洞 新旧 路面 侧面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路面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坑洞新旧路面封边侧面贴及封边结构;其中,坑洞新旧路面封边侧面贴,包括贴条,贴条的两表面均具有粘结性,一表面用于粘贴于坑洞铣刨后的旧路面的竖向立壁,另一表面用于与待摊铺的混合料粘合;所述贴条为复合物防水胶,当温度上升至预设温度,贴条由固体转变为胶体;贴条的两表面分别贴附有保护膜。本实用新型的坑洞新旧路面封边侧面贴,应用于坑洞新旧路面的接缝处,可有效解决新旧沥青路面的粘结,使其形成区域整体性,有效起到防水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路面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坑洞新旧路面封边侧面贴及封边结构。
背景技术
路面坑洞是道路常见病害之一,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路面坑洞将会承受路面水的下渗和过往车辆荷载的冲击作用,严重影响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和行车舒适性。在路面坑洞的传统灌缝封边施工中,病害摊铺碾压结束,病害边线用热沥青(热灌缝)或成品灌封胶(冷灌缝)灌入病害与原始沥青路面边缘,起到隔绝水的作用,但存在以下不足:
一、渗水表现一般,在传统的病害处置之后,在边线处进行的渗水试验,此边线处较新旧路面比较,渗水表现较差;
二、易产生新病害,传统灌缝封边处表面灌缝剂在车轮荷载及高温天气作用下易散落软化,且容易被车轮推挤等外力作用下很容易脱落,易造成边线处早期病害的产生;
三、影响平整度,灌缝封边剂在低温固态下形成凸起与沥青表面的阻隔,影响路面的平整度,进而影响行车的舒适性;
四、影响视觉感受,在封边结束后,新旧路面表面由灌封胶隔离开来,形成“病害框”,经过2至3月后,新沥青路面表面与旧路面色差已经较小,但仍被“病害框”隔离。
因此,本领域亟需一种新的坑洞新旧路面封边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坑洞新旧路面封边侧面贴及封边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坑洞新旧路面封边侧面贴,包括贴条,贴条的两表面均具有粘结性,一表面用于粘贴于坑洞铣刨后的旧路面的竖向立壁,另一表面用于与待摊铺的混合料粘合;所述贴条为复合物防水胶,当温度上升至预设温度,贴条由固体转变为胶体;贴条的两表面分别贴附有保护膜。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贴条的软化点为75~110℃。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贴条的宽度为3~10c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贴条的宽度为4cm或10c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坑洞新旧路面封边结构,包括如上任一方案所述的坑洞新旧路面封边侧面贴,其贴条的一表面粘贴于坑洞铣刨后的旧路面的竖向立壁,另一表面粘贴于摊铺的混合料。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固定件,用于将贴条固定在坑洞铣刨后的旧路面的竖向立壁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固定件为铁钉。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混合料为沥青混合料。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坑洞新旧路面封边侧面贴,应用于坑洞新旧路面的接缝处,可有效解决新旧沥青路面的粘结,使其形成区域整体性,有效起到防水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坑洞新旧路面封边结构,在摊铺混合料之前,在坑洞铣刨后的旧路面的竖向立壁粘贴坑洞新旧路面封边侧面贴的贴条,待混合料摊铺完成后进行碾压;使得新旧路面之间的接缝处具有优异的防水性能,还增强了新旧路面板块的联结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路面结构的切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宁波甬台温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宁波甬台温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877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护型双金属工业用温度计
- 下一篇:一种能够远距离分离的高空接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