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内科治疗专用止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87307.3 | 申请日: | 201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60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朱相坤;田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相坤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济南光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92 | 代理人: | 赵文成 |
地址: | 274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科 治疗 专用 止血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心内科治疗专用止血装置,包括气囊、固定装置和吸收装置,气囊包括密封圈、上表面、下表面及内芯,上表面及下表面位置对应,且上表面和下表面四周封装有密封圈,内芯被密封圈固定于气囊左侧内部,上表面及下表面之间密封装有过氧化氢溶液,且内芯下表面固定有反应装置,反应装置内部封装有二氧化锰,下表面外侧中心处紧贴有吸收装置,固定装置装配于气囊左右两侧,固定装置于患处两端拉紧,阻止血液进入,内置过氧化氢溶液及二氧化锰,使用时可以迅速产生大量氧气按压患者伤处,止血效果好,使用方便,且装置一次性使用,干净卫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心内科治疗专用止血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心内科治疗中很多情况下会采用介入治疗的方式,这种介入治疗心内科疾病的方式虽然创伤小,危险性低,但是在导管介入动脉血管或者是治疗后导管抽离的过程中,很可能出现出血的现象,此时需要手术医生非常准确的用力按压穿刺部位较长时间。由于按压时间过长,医生的手极易过度疲劳导致手压用力不均匀,使患者出现出血、皮下血肿等问题,同时给医务人员带来身心疲劳,目前现有的止血装置为大型按压机构,或电动充气机构,在使用时不够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内科治疗专用止血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内科治疗专用止血装置,包括气囊、固定装置和吸收装置,所述气囊包括密封圈、上表面、下表面及内芯,所述上表面及下表面位置对应,且上表面和下表面四周封装有密封圈,所述内芯被密封圈固定于气囊左侧内部,所述上表面及下表面之间密封装有过氧化氢溶液,所述内芯下表面固定有反应装置,所述下表面外侧中心处紧贴有吸收装置,所述固定装置装配于密封圈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反应装置包括密封膜、隔离膜、刺破装置,所述密封膜固定于内芯下表面,且密封膜内部封装有隔离膜,所述隔离膜与内芯之间装配有刺破装置,且隔离膜与密封膜之间封装有二氧化锰。
优选的,所述刺破装置包括滑片及刺片,所述滑片与刺片位置对应装配,所述滑片前侧末端有滑角,所述刺片前侧末端有刺角。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共两套,两套固定装置上下对称安装,且固定装置包括拉扣及拉杆,所述拉扣装配于密封圈左侧,所述拉杆装配于密封圈右侧,所述拉扣与拉杆位置对应,所述拉杆下表面有倒三角形卡扣。
优选的,所述吸收装置分为防滑层、吸汗层、吸血层和消毒层,所述防滑层被密封圈压紧于下表面外侧,所述吸汗层中心紧贴于防滑层中心,所述吸血层压紧于吸汗层外部,所述消毒层压紧于吸血层外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固定装置于患处两端拉紧,阻止血液涌出,内置过氧化氢溶液及二氧化锰,使用时可以迅速产生大量氧气,充满气囊,按压患者伤处,止血效果好,且使用方便,内置吸汗层有效防止周围皮肤汗液污染患处,防止伤口感染,且装置一次性使用,干净卫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反应装置放大图。
图中:1、气囊,10、密封圈,11、上表面,12、下表面,13、内芯,2、反应装置,21、密封膜,22、隔离膜,23、刺破装置,231、滑片,232、滑角,233、刺角,234、刺片,3、固定装置,31、拉扣,32、拉杆,321、倒三角形卡扣,4、吸收装置,41、消毒层,42、吸血层,43、吸汗层,44、防滑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相坤,未经朱相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873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性好的辐照杀菌仪
- 下一篇:轻油蒸馏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