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剥线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87109.7 | 申请日: | 201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28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孙余良;刘中华;刘永坤;温婕妤;卢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亨鑫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28 | 分类号: | H01R43/28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杜丹盛 |
地址: | 21422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剥线工装,其包括:壳体,其内部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延伸至所述壳体一端的端面上;第一刀片,其安装于所述壳体上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的第一安装槽中,所述第一刀片的刃口延伸至所述容置腔中;第二刀片,其安装于所述壳体上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的第二安装槽中,所述第二安装槽、第一安装槽沿所述容置腔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二刀片的刃口延伸至所述容置腔中。本实用新型的剥线工装能够使同轴馈线截面整齐美观,无毛刺碎屑,剥线尺寸长度适中。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剥线工装不仅可以进行手动剥线,也可以配备相应设备进行电动剥线,在提高连接器安装效率的同时,有利于保证电缆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剥线工装,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同轴馈线的剥线工装。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领域中,同轴馈线常作为主链路进行信号传输。同轴馈线应用时,需要在其端部设置连接器。然而目前连接时,需要借助美工刀、锯子等传统方式对同轴馈线的端部进行剥线,其具有操作费时费力,剥线效率低,剥线尺寸不易控制等缺点。同时,采用锯子切割,容易引起截面倾斜或不平整等问题。另外,由于受力不均匀,常导致电缆铜管变形,且截面多毛刺、铜屑等,影响连接器性能及使用寿命。因此,针对如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剥线工装,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剥线工装,其包括:
壳体,其内部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延伸至所述壳体一端的端面上;
第一刀片,其安装于所述壳体上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的第一安装槽中,所述第一刀片的刃口延伸至所述容置腔中;
第二刀片,其安装于所述壳体上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的第二安装槽中,所述第二安装槽、第一安装槽沿所述容置腔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二刀片的刃口延伸至所述容置腔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剥线工装的改进,所述壳体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的观察孔,所述观察孔靠近所述容置腔的底部,并沿所述容置腔的延伸方向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剥线工装的改进,所述第一刀片的刃口为适于与电缆的外导体相切的斜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剥线工装的改进,所述第一刀片上开设有条形的安装孔,螺丝通过锁附所述安装孔不同的位置调节所述第一刀片伸入所述容置腔的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剥线工装的改进,所述第一刀片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底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剥线工装的改进,所述第二刀片具有第一刃口和第二刃口,所述第一刃口和第二刃口呈V形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剥线工装的改进,所述第一刃口的长度小于第二刃口的长度,所述第二刀片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侧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剥线工装的改进,所述壳体的侧面还设置有定位中心以及位于所述定位中心一侧且尖端朝外设置的扩孔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剥线工装的改进,所述定位中心与扩孔器位于所述壳体侧面的平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剥线工装的改进,所述壳体另一端还设置有尾柄,所述尾柄的径向截面为三角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剥线工装能够使同轴馈线截面整齐美观,无毛刺碎屑,剥线尺寸长度适中。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剥线工装不仅可以进行手动剥线,也可以配备相应设备进行电动剥线,在提高连接器安装效率的同时,有利于保证电缆的质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亨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亨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871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教育教学用升降展板
- 下一篇:一种新型油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