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毁式注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86719.5 | 申请日: | 201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044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梁相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梁相 |
主分类号: | A61M5/178 | 分类号: | A61M5/178;A61M5/31;A61M5/5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南方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5 | 代理人: | 白家驹 |
地址: | 3257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毁 注射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毁式注射器,包括针筒、推杆与活塞,所述推杆包括杆体、设置在杆体下端的自锁片以及设置在自锁片下端的活塞座,所述自锁片与杆体的下端、活塞座的上端之间分别通过点柱连接,且自锁片具有弹性形变能力,所述自锁片的外径等于针筒的内径;所述杆体、活塞座的外径小于针筒的内径;所述针筒内壁沿轴向间隔分布有至少两道棘齿圈,所述棘齿圈使得自锁片只能沿轴向向前移动;所述活塞安装在活塞座上,当活塞受到推杆的推力到达针筒的内腔底部时,自锁片的上端面匹配处于靠近针筒内腔底部位置的棘齿圈的下端。本实用新型的自毁式注射器,结构创新大,性能佳,自毁彻底又有保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毁式注射器。
背景技术
自毁式注射器,市面上普遍流通的一种有效的防止二次利用的注射器,很好的保障了卫生安全。现有的自毁式注射器,自毁结构仍然右改进的空间,主要针对于自毁不彻底、只有一道自毁分离式结构等。因此,需要对自毁式注射器结构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以保持竞争力、更加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毁式注射器,它可提高了自毁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自毁式注射器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毁式注射器,包括针筒、推杆与活塞,所述推杆包括杆体、设置在杆体下端的自锁片以及设置在自锁片下端的活塞座,所述自锁片与杆体的下端、活塞座的上端之间分别通过点柱连接,且自锁片具有弹性形变能力,所述自锁片的外径等于针筒的内径;所述杆体、活塞座的外径小于针筒的内径;所述针筒内壁沿轴向间隔分布有至少两道棘齿圈,所述棘齿圈使得自锁片只能沿轴向向前移动;所述活塞安装在活塞座上,当活塞受到推杆的推力到达针筒的内腔底部时,自锁片的上端面匹配处于靠近针筒内腔底部位置的棘齿圈的下端。
所述自锁片由两片呈十字交叉的薄板组成,在薄板的外端下沿具有倒圆角。
所述杆体的下端正对自锁片的两片薄板设有凹槽。
所述针筒包括贯通的大筒体与小筒体,小筒体处于大筒体的下部,在小筒体与大筒体之间的交界处形成了抵力面;活塞处于小筒体内;所述棘齿圈、自锁片处于大筒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自毁式注射器,采用棘齿圈对自锁片实现防后退功能,从而在注射完成,活塞达到针筒的内腔底部后,推杆无法后移,同时,由于杆体与自锁片之间为点柱连接,抽拉推杆,则杆体与自锁片断开,达到自毁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自毁式注射器,多道棘齿圈的设置,防止在第一道棘齿圈失效,无法限制自锁片时,则第二道、第三道等棘齿圈能够有效的止住自锁片的后移,从而使得杆体与自锁片顺利的分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自毁式注射器,针筒具有大筒体与小筒体,活塞在小筒体内,药液在被抽吸后,是处于小筒体内的,这种结构适用于小剂量药液注射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自毁式注射器,自锁片的外端下沿具有倒圆角,使得在注射时,推杆能够顺利在针筒内沿轴向向前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毁式注射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毁式注射器的平面剖视图;
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自毁式注射器的立体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自毁式注射器的具有大筒体与小筒体的平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梁相,未经李梁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867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零部件耐腐蚀铝蜂窝芯
- 下一篇:一种印染工艺废气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