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喷淋塔循环水箱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86537.8 | 申请日: | 201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51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孙学乾;杨学明;任春燕;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端一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钱磊 |
地址: | 401121 重庆市渝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淋塔 循环 水箱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喷淋塔循环水箱,包括循环水箱体,循环水箱体的内部安装有网板外固框,网板外固框的内侧嵌装有过滤网板,循环水箱体的底端可拆卸连接有清渣旋盖,清渣旋盖与循环水箱体的内壁之间安装有内密封环,循环水箱体的上表面连接有进水口管,进水口管处于网板外固框靠近清渣旋盖的一侧上方,循环水箱体远离清渣旋盖的一端连接有出水口管,过滤网板的一侧安装有清渣刮板,清渣刮板靠近循环水箱体内壁的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清渣侧滑块,循环水箱体的内侧开设有与清渣侧滑块相适配的清渣滑槽;通过设置的过滤挡板,可以使得渣滓在循环水箱内部的分布面积变小,减少了清理面积,清理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淋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喷淋塔循环水箱。
背景技术
喷雾塔,又称喷淋塔。塔内无填料或塔板,但却设置有喷嘴的吸收塔。液体由塔顶进入,经过喷嘴被喷成雾状或雨滴状;气体由塔下部进入,与雾状或雨滴状的液体密切接触进行传质。使气体中易溶组分被吸收。结构简单,不易被堵塞,阻力小,操作维修方便,喷雾塔(喷淋塔)是用于气体吸收最简单的设备,在喷淋塔内,液体呈分散相,气体为连续相,一般气液比较小,适用于极快或快速化学反应的吸收过程,一个喷雾塔包括一个空塔和一套喷淋液体的喷嘴。一般情况下,气体由塔底进入,经气体分布系统均匀分布后向上穿过整个设备。而同时由一级或多级喷嘴喷淋液体,气体与液滴逆流接触,净化后气体除雾后从塔顶排出,喷淋塔会配备一个与之相配套的循环水箱,用于过滤溶解在水中的杂质,从而使得杂质积压在溶解水箱的内部,由于循环水箱是封闭式结构,使得循环水箱内部渣滓的积压量无法确定,导致不能及时清理渣滓,且在清理渣滓时,由于渣滓分散在循环水箱底部,无法聚集,十分不便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喷淋塔循环水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淋塔循环水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由于循环水箱是封闭式结构,使得循环水箱内部渣滓的积压量无法确定,导致不能及时清理渣滓,且在清理渣滓时,由于渣滓分散在循环水箱底部,无法聚集,十分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喷淋塔循环水箱,包括循环水箱体,所述循环水箱体的内部安装有网板外固框,所述网板外固框的内侧嵌装有过滤网板,所述循环水箱体的底端可拆卸连接有清渣旋盖,所述清渣旋盖与循环水箱体的内壁之间安装有内密封环,所述循环水箱体的上表面连接有进水口管,所述进水口管处于网板外固框靠近清渣旋盖的一侧上方,所述循环水箱体远离清渣旋盖的一端连接有出水口管,所述过滤网板的一侧安装有清渣刮板,所述清渣刮板靠近循环水箱体内壁的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清渣侧滑块,所述循环水箱体的内侧开设有与清渣侧滑块相适配的清渣滑槽,且所述清渣侧滑块处于清渣滑槽的内部,所述清渣侧滑块与循环水箱体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
优选的,所述循环水箱体的底部安装有承接底框,所述承接底框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承接底框的上表面开设有八个弹簧嵌槽,四个所述弹簧嵌槽为一组,两组所述弹簧嵌槽分别处于压力传感器的两侧对称位置处,任意所述弹簧嵌槽的内部均安装有缓冲弹簧。
优选的,所述出水口管的侧表面安装有第一控制阀,所述进水口管的侧表面安装有第二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处于清渣滑槽内部,且所述清渣刮板与循环水箱体通过清渣侧滑块与清渣滑槽限位后由复位弹簧进行连接。
优选的,所述清渣旋盖与循环水箱体通过旋转卡合连接,所述网板外固框与循环水箱体的内壁通过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循环水箱体与承接底框限位卡合后由缓冲弹簧进行连接,且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上表面与循环水箱体的底部相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过滤挡板,可以使得渣滓在循环水箱内部的分布面积变小,减少了清理面积,清理效率更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端一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端一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865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