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沉淀池污泥厚度的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483968.9 | 申请日: | 2019-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74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 发明(设计)人: | 刘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雄安卫道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5/06 | 分类号: | G01B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圣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18 | 代理人: | 王振佳 |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保定市雄县朱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沉淀 污泥 厚度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沉淀池污泥厚度的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立柱,立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横板,立柱上滑动套设有活动板,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绳,两个连接绳的顶部连接有同一个挂钩,活动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竖杆,竖杆上开设有腔体,腔体的顶部和底部均为开口构造,腔体内放置有测量杆,测量杆的顶端延伸至腔体外,测量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配重板,竖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配重座,配重座为梯形构造。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经济实用,操作便捷,便于对污泥厚度进行测量,对沉淀池内污泥的厚度测量数值准确,有利用工作人员判断是否进行排污工作,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污水处理沉淀池污泥厚度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领域,利用沉淀作用分离废水中悬浮物的沉淀池是污水处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沉淀池的沉淀污泥中含有大量悬浮物及难降解的有机物质,沉淀池积泥过厚往往会导致大量活性污泥上扬,以致其来不及沉降随出水进入到外排水吸水井中,造成外排水不达标,影响出水水质,破坏环境,且沉淀池积泥过厚也往往会导致沉淀池刮泥机故障,并最终导致沉淀池无法排泥而停止运转,所以需要定时测量沉淀池中污泥层高度,确保其厚度在安全范围。
但是,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一般是通过目测判断或使用测量尺、测量杆等对污泥的深度进行测量,其测量误差较大,判断不准确,容易造成污泥不能够及时进行排放处理,从而影响污水处理质量,市面上现在也存在一些检测设备,但是其多数结构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不易大范围推广,实用性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污水处理沉淀池污泥厚度的检测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沉淀池污泥厚度的检测装置,解决了对污泥的厚度测量误差较大,判断不准确,容易造成污泥不能够及时进行排放处理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沉淀池污泥厚度的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立柱,立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横板,立柱上滑动套设有活动板,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绳,两个连接绳的顶部连接有同一个挂钩,活动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竖杆,竖杆上开设有腔体,腔体的顶部和底部均为开口构造,腔体内放置有测量杆,测量杆的顶端延伸至腔体外,测量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配重板,竖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配重座,配重座为梯形构造,配重板的底部与配重座的顶部相接触,配重座的底部开设有通孔,通孔与腔体相连通,底座的上方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安装有转轴,转轴上固定套设有绕线轮,绕线轮上绕设有牵引绳,立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活动板上方的第一定滑轮,横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定滑轮。
优选的,所述牵引绳远离绕线轮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牵引绳远离绕线轮的一端与挂钩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立柱的一侧开设有凹槽,转轴远离电机的一端延伸至凹槽内,转轴上固定套设有轴承,轴承的外圈与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座,电机固定安装在电机座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顶部开设有连接孔,牵引绳贯穿连接孔。
优选的,所述测量杆上设有刻度线。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沉淀池污泥厚度的检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雄安卫道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雄安卫道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839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