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浮码头活动钢引桥楼梯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80590.7 | 申请日: | 201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75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彭厚德;刘永胜;叶雅思;田红伟;刘虎英;林佐轮;李超军;唐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5/24 | 分类号: | E01D15/24;E01D19/00;E02B3/06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陈晖;徐好 |
地址: | 410008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码头 活动 引桥 楼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浮码头活动钢引桥楼梯,包括两列平行布置的侧梁,两列所述侧梁之间固设有多块踏板,多块所述踏板沿所述侧梁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踏板为上拱的弧形板。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能够适应钢引桥角度变化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浮码头,尤其涉及一种浮码头活动钢引桥楼梯。
背景技术
浮码头为内河航道中较为常见的码头型式,浮码头的结构型式主要由固定引桥、活动引桥和趸船组成。活动引桥的设置是为了适应内河季节性水位的变化方便行人的上下通行,钢引桥一端与岸侧结构铰接,另一端与河侧结构(例如趸船)铰接,在低水位时,船、岸之间的落差最大,活动钢引桥处在最大角度;在高水位时,船、岸之间的落差最小,钢引桥甚至可能会出现零角度或负角度,也即钢引桥与河侧结构铰接的一端会上下起伏,钢引桥上一般设置有楼梯,多为固定踏板的楼梯,但是固定踏板的楼梯在钢引桥角度变化时,行人走起来很容易踏空,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适应钢引桥角度变化的浮码头活动钢引桥楼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浮码头活动钢引桥楼梯,包括两列平行布置的侧梁,两列所述侧梁之间固设有多块踏板,多块所述踏板沿所述侧梁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踏板为上拱的弧形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踏板包括多块平行布置的弧形分板,相邻两块弧形分板之间固设有多块支撑板,所述弧形分板和所述支撑板上铺设有防滑面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梁上设有扶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梁由槽钢构成,两列所述侧梁开口相背布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公开的浮码头活动钢引桥楼梯,包括踏板,踏板采用上拱的弧形板,在低水位时,船、岸之间的落差最大,活动钢引桥处在最大角度;在高水位时,船、岸之间的落差最小,钢引桥甚至可能会出现零角度或负角度,但是无论钢引桥处于何种角度,弧形踏板顶部始终保持近视水平,行人通过楼梯时,脚踩位置始终保持近似水平,有利于保证行人安全通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浮码头活动钢引桥楼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踏板的端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踏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1、侧梁;2、踏板;21、弧形分板;22、支撑板;23、防滑面板;3、扶手;4、岸侧结构;5、河侧结构;6、钢引桥。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至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浮码头活动钢引桥楼梯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浮码头活动钢引桥楼梯,包括两列平行布置的侧梁1,两列侧梁1之间固设有多块踏板2,多块踏板2沿侧梁1的长度方向均匀布置,踏板2为上拱的弧形板。
该浮码头活动钢引桥楼梯,其踏板2采用上拱的弧形板,在低水位时,船、岸之间的落差最大,活动钢引桥6处在最大角度;在高水位时,船、岸之间的落差最小,钢引桥6甚至可能会出现零角度或负角度,但是无论钢引桥6处于何种角度,弧形踏板2顶部始终保近似水平,行人通过楼梯时,脚踩位置始终保持近视水平,有利于保证行人安全通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805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防盗门锁
- 下一篇:一种烘烤效果均匀的吐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