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阀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79747.4 | 申请日: | 201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90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吴怡逸;周小淞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K13/00 | 分类号: | F16K13/00;F16K3/02;F16K5/06;F16K15/18;F16K31/54;F16K27/04;F16K27/06;F16K49/00;F16K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陈熙 |
地址: | 550025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阀,属于阀门技术领域,本组合阀包括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第一阀体的一端与第二阀体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并连通,第一阀体内设有贯通第一阀体的第一介质流道,第一阀体内设有可升降的启闭闸板,第二阀体内设有贯通第二阀体的第二介质流道,第二介质流道内设有阀座和阀球,阀球转动设在阀座内,第二阀体上还设有阀杆,阀杆的一端转动穿过第二阀体与阀球连接,阀球上设有电加热件,阀杆和阀球的表面均设有耐磨保护层,第二阀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两根输料管,至少一根输料管内还设有止逆流结构。通过本组合阀能够方便进行装配安装,安装密封性好,提高了阀体的使用寿命,避免出现逆流或堵塞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阀。
背景技术
阀门是用来开闭管路、控制流向、调节和控制输送介质的参数的管路附件。阀门一般包括阀体、阀座和阀芯。
目前现有的阀门其结构复杂,在实际使用中具有较多问题:(1)阀体内容易出现逆流现象,影响阀体内输送的物料的成分;(2)阀芯耐磨性不好,容易被腐蚀磨损;(3)阀门内输送的物料容易出现凝固堵塞阀体的情况。(4) 阀门与其他部件之间适配性不好,容易出现泄漏等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组合阀,通过本组合阀能够方便进行装配安装,安装密封性好,提高了阀体的使用寿命,避免出现逆流或堵塞现象。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组合阀,包括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所述第一阀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阀体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一阀体内设有贯通所述第一阀体的第一介质流道,所述第一阀体内设有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介质流道的可升降的启闭闸板,所述第二阀体内设有贯通所述第二阀体的第二介质流道,所述第二介质流道内设有阀座和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介质流道的阀球,所述阀球转动设在所述阀座内,所述第二阀体上还设有阀杆,所述阀杆的一端转动穿过所述第二阀体与所述阀球连接,所述阀杆带动所述阀球轴向转动,所述阀球上设有电加热件,所述阀杆和所述阀球的表面均设有耐磨保护层,所述第二阀体内还设有止逆流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组合,能够方便快速将两个阀体分别装配,再连接在一起,使得装配更方便,同时第一阀体起到关闭整体阀体的作用,第二阀体同样具有阻断介质流动的作用,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相组合,能够更好打开和关闭阀体,同时通过设置止逆流结构能够有效防止介质逆流,通过设置的耐磨保护层,能够有效保护阀球和阀杆,提高阀体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的电加热件,能够室外的温度较低对组合阀内介质加热,避免介质变稠或冻结凝固将组合阀堵塞。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第一阀体包括左阀体、右阀体和启闭阀盖,所述启闭闸板位于所述左阀体和所述右阀体之间,所述第一介质流道依次穿过所述左阀体、所述启闭阀盖和所述右阀体,所述启闭阀盖盖设在所述启闭闸板上,所述启闭阀盖底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阀体的外壁和所述右阀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启闭阀盖内设有升降空间,所述升降空间与所述第一介质流道连通,所述启闭阀盖上设有启闭阀杆,所述启闭阀杆竖直设置在所述升降空间内,所述启闭阀杆的上端向上穿出所述启闭阀盖,所述启闭阀杆的下端与所述启闭闸板传动连接,所述启闭阀杆带动所述启闭闸板在所述升降空间和所述第一介质流道内上下来回移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启闭阀杆能够方便控制启闭闸板上下移动,从而方便打开或关闭第一阀体。
进一步,所述启闭闸板的顶端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有齿条,所述启闭阀杆与所述启闭阀盖的顶端螺纹连接,所述启闭阀杆位于所述升降空间内的下端固定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启闭阀杆穿出所述启闭阀盖外的上端固定连接一手轮,转动所述手轮带动所述启闭闸板在所述升降空间和所述第一介质流道内上下来回移动,所述连接块滑动抵接在所述启闭阀盖的内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民族大学,未经贵州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797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氧化硅喷雾干燥尾气热交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门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