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高原山地的生态护坡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79369.X | 申请日: | 201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29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卓;施淼;闻澎;陈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贝伊萨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A01G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高原 山地 生态 护坡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原山地的生态护坡设备,包括护坡板、进水槽、蓄水管和支撑板;护坡板:护坡板上设有不少于三个的横向分布的圆形管,且护坡板上还设有不少于三个的纵向分布的方形管,圆形管和方形管纵横交错且互相连通,方形管的底部连接钉形出水口,钉形出水口的端部贯穿护坡板,圆形管和方形管纵横交错形成的方格内设有护株单元。防护稳定性好,防护效果主要在于有两个不同的加固和一个植株保护的重要特点,一个通过转把的转动让转动头快速的进入土壤,还有一个是竖直固定板的插入从而起一个固定的作用。防护时间长和防护系统好,还有保护植株的护株单元,从生态的方面让水土不再流失从而加长防护时间来保护生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护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高原山地的生态护坡设备。
背景技术
生态护坡指的是为防止边坡受冲刷,在坡面上所做的各自铺砌和栽种的统称。传统的锚杆联合喷射混凝土面层,对于较大规模的边坡,很难通过锚喷结构来大幅度提高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对很陡峭的边坡,在坡面上进行锚喷施工是十分困难的,坡面上大面积的喷射混凝土不仅破坏了原有的自然景观,相应的绿化也很难进行或长期有效地维持。
预应力锚索加固,边坡表面对锚索施加预应力时,要求边坡表面具有较大的刚度,否则将因张拉段的岩土体变形而失去预应力,同时,在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或勘查资料不足,很难适用。
现在高原山地的生态护坡设备普遍防护效果差、防护时间短、防护系统强度低和防护稳定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适用于高原山地的生态护坡设备,防护效果好、防护时间长、防护系统强度高和防护稳定性好,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高原山地的生态护坡设备,包括护坡板、进水槽、蓄水管和支撑板;
护坡板:所述护坡板上设有不少于三个的横向分布的圆形管,且护坡板上还设有不少于三个的纵向分布的方形管,所述圆形管和方形管纵横交错且互相连通,所述方形管的底部连接钉形出水口,所述钉形出水口的端部贯穿护坡板,所述圆形管和方形管纵横交错形成的方格内设有护株单元;
进水槽:所述进水槽的端口与蓄水管连通并在进水口处设有进水栏,所述方形管与进水槽连通。
蓄水管:所述蓄水管为U形,且蓄水管的两端与进水槽底部连接,所述方形管的一端连接进水槽底部且另一端连接蓄水管侧面,所述圆形管的两端与蓄水管的侧面连接;所述蓄水管与进水槽连通,所述圆形管与方形管终端连接蓄水管,所述蓄水管设有第一固定单元;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连接在蓄水管的一侧,所述支撑板上部设有转动单元,且支撑板的下部设有第二固定单元。
进一步的,包括进水栏,所述进水栏设于进水槽与方形管的连接处。可以拦住一些石头进入方形管,并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进一步的,包括加固肋,所述加固肋置于蓄水管的下底角处。可以起保护蓄水管,并有加固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单元包含纵向固定板、连接肋和竖直固定板,所述纵向固定板置于蓄水管的水平外侧面,所述竖直固定板置于蓄水管的底部并通过连接肋与纵向固定板连接。加固蓄水管进入土层后的稳定性,使防护作用更加的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单元包含转把、转板、丝杠,所述丝杠螺纹螺孔连接支撑板上的螺纹孔内,所述丝杠的顶端连接转板的一端,所述转板的另一端上连接转把。能够更好的借助转把传动力,作用在固定单元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贝伊萨景观设计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贝伊萨景观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793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摩擦发电机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取用方便的电缆防潮转运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