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卡托料带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78950.X | 申请日: | 201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82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谭达兴;喻书红;施春;刘小波;蔺敬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高端精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29 | 分类号: | H01R13/629;H04B1/3816;B65D7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李小静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卡托料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卡托料带,包括主料带、副料带、保护件、卡帽和卡托主体,所述卡帽嵌装在保护件内,所述保护件将卡帽的端面覆盖住,所述主料带设有主延伸臂和支撑件,所述主延伸臂为多个,所述副料带设有副延伸臂、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副延伸臂为多个,多个所述副延伸臂与多个所述主延伸臂一一对应连接,所述支撑件与保护件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端与卡托主体相连接,另一端与副延伸臂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一端与卡托主体相连接,另一端与副延伸臂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用于卡托的自动化生产中,可以避免自动装配过程中对卡帽造成划伤或者变形,可以减低卡帽的损坏率,节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卡托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卡托料带。
背景技术
为了对手机SIM卡进行固定,通常手机上会设置卡托。目前,卡托在生产加工中,通常采用自动化生产,但是在自动化生产中,卡帽很容易被划伤或者出现变形,造成卡帽损坏率高。卡帽是采用铝合金材料经过抛光、阳极氧化等工序制作的,单价较高。卡帽损坏率高,使得卡托生产成本提高,还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卡托料带,可以解决以上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新型卡托料带,包括主料带、副料带、保护件、卡帽和卡托主体,所述卡帽嵌装在保护件内,所述保护件将卡帽的端面覆盖住,所述主料带设有主延伸臂和支撑件,所述主延伸臂为多个,所述副料带设有副延伸臂、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副延伸臂为多个,多个所述副延伸臂与多个所述主延伸臂一一对应连接,所述支撑件与保护件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端与卡托主体相连接,另一端与副延伸臂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一端与卡托主体相连接,另一端与副延伸臂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保护件将卡帽的端面覆盖住,保护卡帽,避免卡帽在加工过程中划伤、变形,通过主延伸臂和副延伸臂将主料带和副料带进行自动化组装,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将卡托体与副延伸臂相连接,对卡托主体起到固定作用,支撑件用于将保护件固定在主料带上。本实用新型用于卡托的自动化生产中,可以避免自动装配过程中对卡帽造成划伤或者变形,可以减低卡帽的损坏率,节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保护件设有固定臂、固定柱和凹槽,所述卡帽设有固定孔,所述卡帽插入凹槽内,所述固定孔套设在固定柱上,所述固定臂抵住卡帽。凹槽用于容纳卡帽,卡帽插入凹槽内后,保护件将卡帽的端面覆盖,防止卡帽端面被划伤。固定柱和固定孔用于将卡帽固定在保护件内,防止卡帽在装配过程中从保护件内脱落。固定臂用于固定卡帽,防止卡帽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孔为多个,所述固定柱为多个,多个所述固定孔一一对应套设在多个所述固定柱上。设置多个固定孔和多个固定柱,可以使卡帽在保护件内位置更稳定,避免卡帽在装配过程中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主料带设有主料带主体,所述支撑件设有支撑件主体、支撑臂和第一支脚,所述支撑臂的一端与主料带主体相连接,另一端与支撑件主体相连接,所述保护件将支撑件主体包裹住,所述第一支脚的一端与支撑件主体相连接,另一端穿过保护件并卡在卡帽上。支撑臂用于连接主料带主体和支撑件主体,保护件注塑在支撑件主体上,支撑件主体起到固定支撑保护件的作用。第一支脚向下弯折与支撑件主体相垂直,将卡帽卡住,对卡帽起到固定作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延伸臂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副延伸臂设有第二连接孔和第二支脚,所述第二支脚的一端与第二连接孔相连接,所述第二支脚卡装在第一连接孔上。第二支脚用于将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铆接,将主延伸臂与副延伸臂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支脚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支脚对称设置。两个第二支脚对称设置使主延伸臂和副延伸臂连接更稳固,受力更均匀,使主料带和副料带连接后不易脱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卡托料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高端精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高端精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789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