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区雨水收集处理绿地循环灌溉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477617.7 | 申请日: | 2019-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13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程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鸿伟业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10;B01D24/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左正超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区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区 雨水 收集 处理 绿地 循环 灌溉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小区雨水收集处理绿地循环灌溉系统,采用原有的绿地灌溉系统以及下水道以及配合设置为绿地灌溉系统提供水源的蓄水池,蓄水池内嵌于地表以下,不影响小区的正常美观性,同时不影响正常通行;蓄水池设置于下水道一侧,方便进水;下水道包括雨水流入口;蓄水池与雨水流入口连通,将下雨时流向下水道的雨水收集到蓄水池中进行二次利用,提高雨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成本;蓄水池与雨水流入口连通处设有过滤装置,进行过滤后使用,防止大颗粒物进入蓄水池,造成绿地灌溉系统中的水管堵塞;本系统能够有效的降低雨水收集时的成本,提高雨水利用率,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绿地灌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区雨水收集处理绿地循环灌溉系统。
背景技术
灌溉系统是指从水源取水,通过渠道、管道及附属建筑物输水、配水至农田进行灌溉的工程系统。可分为渠道灌溉系统和管道灌溉系统两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一些城市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洪涝灾害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已非常严重。雨水作为水循环系统中的一个关键要素,在构建城市可持续水循环系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对城市雨洪实施有效的控制利用已成为环境、市政、规划、建筑、景观、水利等必须重视的一个重要课题。
当今城市,暴雨引发的水害,已经成为冲击城市建设的严重自然灾害。传统的雨洪管理模式,局限在“管道—水池”传输系统,将雨水通过管道、汇水口、侧石和排水沟进行引导,缺乏弹性及过量荷载的能力,并且加剧了污染物的扩散。低影响开发(LowImpactDevelopment,LID)方法与传统雨洪控制利用方法相比,具有可持续、分散化、节省投资、与场地开发和景观设计相结合等特点,近几年在国外城市雨洪控制利用中得到了迅速发展。
中国专利第CN103321275B号公开了一种“景观绿化组合式屋面雨水综合利用系统”,该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包括第一雨水储罐和设置在第一雨水储罐上端的第二雨水储罐,在第二雨水储罐的侧壁上设置溢流口连通至第一雨水储罐。该景观绿化组合式屋面雨水综合利用系统,既可收集储存利用雨水,还能种植绿化植物,具有较好的装饰效果。储存的雨水可以用于种植的植物和周围草坪、花坛、树木的浇灌,也可以冲洗周围路面、洗车等。中国专利第CN102587448B号公开了“一种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以及采用该系统的雨水收集利用方法”,该系统包括设置于楼顶上的储水池,楼顶上还设置有反应池、沉淀池和过滤池,反应池设置有进水口,储水池设置有出水口,反应池、沉淀池、过滤池和储水池依次连通,在反应池旁还安装有加药装置,该加药装置包括有罐体,罐体上安装有搅拌机,罐体侧面通过加药泵与反应池连接,这种雨水收集利用系统通过反应池、沉淀池、过滤池和储水池对雨水收集反应、沉淀去杂、过滤去杂和储存,可以对雨水进行有效收集利用,节约水资源,降低变电站的运行成本。上述专利虽可实现雨水收集再利用,但是存在系统复杂,综合成本较高,不利于实际推广应用等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区雨水收集处理绿地循环灌溉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综合成本较高,不利于实际推广应用等不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区雨水收集处理绿地循环灌溉系统,包括绿地灌溉系统、下水道以及为绿地灌溉系统提供水源的蓄水池,所述蓄水池内嵌于地表以下;所述蓄水池设置于下水道一侧;所述下水道包括雨水流入口;所述蓄水池与所述雨水流入口连通;所述蓄水池与所述雨水流入口连通处设有过滤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下水道呈将小区绿地包围的环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蓄水池呈将小区绿地包围的环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蓄水池设置于小区绿地与所述下水道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蓄水池一侧顶部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通过输水管与所述雨水流入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蓄水池一侧设有与所述下水道连通的排水口;所述排水口靠近所述蓄水池顶部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鸿伟业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鸿伟业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776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柔性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仓储农产品变质检测装置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