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可靠的防火电缆软硬管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77070.0 | 申请日: | 201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29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卢山;夏赫蓬;李聪;刘万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29 | 分类号: | H01B7/29;H01B7/295;H01B7/17 |
代理公司: | 沈阳易通专利事务所 21116 | 代理人: | 邢慧清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靠 防火 电缆 软硬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可靠的防火电缆软硬管连接结构,解决了现有发动机电缆的防火、阻燃性能不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软硬管连接结构包括导线束、金属硬管、屏蔽软管、内衬套、外衬套、聚四氟乙烯薄膜、玻璃布和螺帽。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满足发动机电缆防火、阻燃的使用要求,产品可靠性高,可以在‑55℃~200℃环境温度下工作,满足1093℃火焰下,工作15min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机发动机电缆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高可靠的防火电缆软硬管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发动机电缆是发动机的神经系统,把发动机的各个部件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是发动机的重要附件,其可靠性关系到整台发动机乃至整架飞机的安全。随着国防武器装备发动机产品的研制与发展和更新换代,对发动机电缆的可靠性、防火、阻燃能力和寿命要求也越来越高,发动机电缆的研制已成为发动机研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火、阻燃性能好且高可靠的防火电缆软硬管连接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可靠的防火电缆软硬管连接结构,该软硬管连接结构包括导线束、金属硬管、屏蔽软管、内衬套、外衬套、聚四氟乙烯薄膜、玻璃布和螺帽;所述导线束外采用聚四氟乙烯薄膜重叠缠绕3层,在缠绕终止处采用无碱玻璃纱绳捆扎,并在无碱玻璃纱绳外涂有机硅绝缘漆保护,在处理后的导线束外周设有相结合的屏蔽软管和金属硬管,在所述屏蔽软管的对接端内周和外周分别安装有内衬套和外衬套,内衬套和外衬套将屏蔽软管夹紧,并且在聚四氟乙烯薄膜外周填充有至少3层玻璃布填充至内衬套筒体内径空间受限处;
金属硬管的对接端设有接头,接头末端面抵在内衬套的环形凸台端面上,在内衬套、外衬套和金属硬管接头外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安装有螺帽,实现屏蔽软管和金属硬管紧密结合。
进一步地,所述导线束采用防火导线。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硬管为铝合金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满足发动机电缆防火、阻燃的使用要求,产品可靠性高,可以在-55℃~ 200℃环境温度下工作,满足1093℃火焰下,工作15min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线束;2-金属硬管;3-屏蔽软管;4-内衬套;5-外衬套; 6-聚四氟乙烯薄膜;7-玻璃布;8-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一种高可靠的防火电缆软硬管连接结构,该软硬管连接结构包括导线束1、金属硬管2、屏蔽软管3、内衬套4、外衬套5、聚四氟乙烯薄膜6、玻璃布7和螺帽8;所述导线束1外采用聚四氟乙烯薄膜6重叠缠绕3层,在缠绕终止处采用无碱玻璃纱绳捆扎,并在无碱玻璃纱绳外涂有机硅绝缘漆保护,在处理后的导线束1外周设有相结合的屏蔽软管3和金属硬管2,在所述屏蔽软管3的对接端内周和外周分别安装有内衬套4和外衬套5,内衬套4和外衬套5将屏蔽软管3夹紧,并且在聚四氟乙烯薄膜6 外周填充有至少3层玻璃布7填充至内衬套4筒体内径空间受限处;
金属硬管2的对接端设有接头,接头末端面抵在内衬套4的环形凸台端面上,在内衬套4、外衬套5和金属硬管2接头外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安装有螺帽8,实现屏蔽软管3和金属硬管2紧密结合。
所述导线束1采用防火导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770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