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坚固的防烫塑料碗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77000.5 | 申请日: | 201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465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思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富强科技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03 | 分类号: | A47G19/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冯雪 |
地址: | 561100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坚固 塑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坚固的防烫塑料碗,包括外罩和内胆,所述外罩的内部设有内胆;所述外罩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均布设置的第一隔热腔,外罩的底部设有多个均布的第二隔热腔;所述外罩的顶端边缘处设有设有第一连接圈,第一连接圈的下方设有套箍,套箍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提手;所述内胆的顶端设有第二连接圈。本实用新型在外罩的侧壁和底部分别设置了第一隔热腔和第二隔热腔,第一隔热腔和第二隔热腔通过空腔来隔热,使得使用者在端住本实用新型时,手部不会被内胆内的高温食物烫到,并且在外罩的顶端设置了套箍和提手,使用者可通过提手提起本实用新型,手部不需要与外罩接触,避免手部被烫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料碗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坚固的防烫塑料碗。
背景技术
现有的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外卖这个行业在各个城市都有着蓬勃的发展,外卖在送餐过程中,一般使用一次性的塑料碗对食物进行包装。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塑料碗大多时单层的薄壁结构,防烫的性能较差,在盛装较热食物时,由于烫手,使用者难以端起碗体,导致食用过程的不便。此外,由于塑料碗的壁厚较薄,使用者在捏住碗体进行拿放时,碗体易变形,容易导致食物的泼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一种坚固的防烫塑料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坚固的防烫塑料碗,包括外罩和内胆,所述外罩的内部设有内胆;所述外罩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均布设置的第一隔热腔,外罩的底部设有多个均布的第二隔热腔,在外罩底部的中心位置设有粘胶腔;所述外罩的顶端边缘处设有设有第一连接圈,第一连接圈的下方设有套箍,套箍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提手;所述内胆的顶端设有第二连接圈,第二连接圈架设在第一连接圈的上方,第二连接圈与第一连接圈配合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外罩为顶端开口的圆柱筒形塑料碗结构,内胆为顶端开口的圆柱筒形塑料碗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隔热腔朝外突出,第二隔热腔朝向下方突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套箍为塑料制成的环形结构,提手为塑料制成的矩形框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在外罩的侧壁和底部分别设置了第一隔热腔和第二隔热腔,第一隔热腔和第二隔热腔通过空腔来隔热,使得使用者在端住本实用新型时,手部不会被内胆内的高温食物烫到,并且第一隔热腔和第二隔热腔能够增强外罩的结构强度,相较于一般的薄壁碗体,本实用新型的外罩不易变形;此外,在外罩的顶端设置了套箍和提手,使用者可通过提手提起本实用新型,手部不需要与外罩接触,避免手部被烫伤。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坚固的防烫塑料碗的立体结构俯视图。
图2为一种坚固的防烫塑料碗的立体结构仰视图。
图3为一种坚固的防烫塑料碗的立体结构爆炸视图。
图4为一种坚固的防烫塑料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坚固的防烫塑料碗中A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外罩;11、第一隔热腔;12、第二隔热腔;13、粘胶腔;14、第一连接圈;15、套箍;16、提手;2、内胆;21、第二连接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富强科技包装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富强科技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770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设置有散热结构的容器
- 下一篇:一种双面沾湿铺防水卷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