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同步整流电路及开关电源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76628.3 | 申请日: | 2019-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57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左德祥;唐国良;宋贵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217 | 分类号: | H02M7/21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宋朝政 |
地址: | 518054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湾一路鲤鱼门街一号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步 整流 电路 开关电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同步整流电路及开关电源,所述同步整流电路包括:同步整流管、无感电阻与控制芯片;所述同步整流管的漏极与电源连接;所述同步整流管的源极与所述无感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无感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的接地引脚连接,所述无感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同步整流管的漏极和所述无感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控制芯片的片选引脚连接;所述同步整流管的栅极与所述控制芯片的驱动引脚连接。在整流电路中增加一个与同步整流管相串联的无感电阻并接到地,通过检测无感电阻上的电压来决定同步整流管的通断,由于无感电阻没有电感,因此该无感电阻上的电压与其流过的电流没有相位差,能够提高检测精准度,从而提高了整流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同步整流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同步整流电路及开关电源。
背景技术
目前,开关电源次边整流通常采用二极管,当在输出低压大电流时,由于二极管导通压降大,因此造成二极管损耗非常大,整流效率低。为了解决二极管损耗大的问题,通常做法是用通态电阻低的功率场效应管(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Transistor,MOSFET)来代替整流二极管。通常采用的同步整流控制电路如图1所示,其中,CS为控制芯片的片选引脚,DRV为控制芯片的驱动引脚,GND为控制芯片的接地引脚,VCC为控制芯片的工作电压,Vout为电压输出端,当检测到同步整流管的漏源电压Vds发生陡降,在其将至零伏电压一定电位,通常为一百毫伏左右,达到阀值VH1时,所述同步整流管的控制信号DRV为高电平控制其导通;在所述漏源电压Vds由负电压向零电压上升的过程中,当其电位达到设定的关断阀值VH2时,则控制信号DRV变为低电平以控制其整流管关断。
但在低压大电流输出时,由于功率场效应管的引脚电感的存在,往往会造成同步整流管的漏源电压Vds超前于同步整流管的漏源电流,使得同步整流管的漏源电流还比较大时就提前关断同步整流管,使得整流电流只能通过同步整流管内的体二极管继续流动直到为零,因此增加了同步整流管的损耗,整流效率降低。
可见,存在着现有同步整流管的整流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同步整流电路及开关电源,旨在解决现有同步整流管的整流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同步整流电路,所述同步整流电路包括:同步整流管、无感电阻与控制芯片;
所述同步整流管的漏极与电源连接;
所述同步整流管的源极与所述无感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无感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的接地引脚连接,所述无感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同步整流管的漏极和所述无感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控制芯片的片选引脚连接;
所述同步整流管的栅极与所述控制芯片的驱动引脚连接。
优选地,所述同步整流电路还包括:第一二极管;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同步整流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控制芯片的片选引脚连接。
优选地,所述同步整流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的片选引脚连接。
优选地,所述同步整流电路还包括:第二电阻;
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同步整流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的片选引脚连接。
优选地,所述同步整流电路还包括:第二二极管;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同步整流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控制芯片的片选引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766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尘散热型路由器
- 下一篇:一种双面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