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雾产生装置及应用其的发热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76236.7 | 申请日: | 2019-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61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唐双 |
地址: | 518102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产生 装置 应用 发热 组件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气雾产生装置及应用其的发热组件,该气雾产生装置包括主体与发热组件,发热组件与主体可拆卸连接,其中,发热组件包括有第一标识信息,第一标识信息可以用于被服务器识别,主体用于获取服务器依据第一标识信息提供的特征参数,并根据特征参数对发热组件进行加热,以进一步利用发热组件对气雾产生基质进行加热以产生气雾,特征参数对应一种型号的发热组件。通过上述方式,一方面可以便于发热组件的替换,降低使用成本,另一方面保证了在零部件的更换时,避免更换为假冒伪劣的零部件,而影响用户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加热不燃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雾产生装置及应用其的发热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加热不燃烧气雾产生装置大多是利用加热元件将气雾产生基质进行加热,形成持续发烟的效果,供使用者抽吸。抽吸结束后,使用者将气雾产生基质拔出加热元件,实现加热元件与气雾产生基质的分离。
由于气雾产生基质在加热后会产生一定的粘结物附着在加热元件上,形成粘结状态,并且粘结物还会残留在加热元件表面进一步增多,从而导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加热元件的外径,对加热元件造成损耗,不仅影响了发烟制品的口感,同时也减小了加热不燃烧气雾产生装置的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气雾产生装置及应用其的发热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便于对加热元件进行替换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气雾产生装置,所述气雾产生装置包括:主体;发热组件,与所述主体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发热组件包括有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可以用于被服务器识别,所述主体用于获取所述服务器依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所提供的特征参数,并根据所述特征参数对所述发热组件进行加热,以进一步利用所述发热组件对气雾产生基质进行加热以产生气雾,所述特征参数对应一种型号的所述发热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实施方式,所述主体与外部终端建立数据连接,所述发热组件通过所述外部终端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一标识信息,所述主体进一步通过所述外部终端从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服务器依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提供的特征参数。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为序列号,所述服务器存储的特征参数是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生成的,所述主体通过所述外部终端用于获取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序列号生成的特征参数。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标识信号为条形码和 /或二维码,所述主体通过所述外部终端用于获取所述服务器识别所述条形码和/或二维码生成的特征参数。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实施方式,所述主体还包括通信模块,所述主体通过通信模块与所述外部终端建立数据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实施方式,所述通信模块为WIFI通信模块、蓝牙通信模块或NFC通信模块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实施方式,所述主体包括:壳体组件;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内;所述发热组件与所述壳体组件可拆卸连接,并在与所述壳体组件连接时,与所述控制器实现电连接,控制器用于利用所述通信模块从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特征参数。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实施方式,所述主体包括有第二标识信息,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可以用于被服务器识别,所述主体用于获取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生成的基本参数,并根据所述基本参数进行更新和/或升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762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