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漂浮式海上风光储发电系统雷达测风移动平台减摇基础承台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75709.1 | 申请日: | 201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03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妍;王国玲;林国珍;刘逸杰;李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集美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35/44 | 分类号: | B63B35/44;B63B39/06;B63B21/50 |
代理公司: | 沈阳之华益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21218 | 代理人: | 黄英华 |
地址: | 36102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漂浮 海上 风光 发电 系统 雷达 移动 平台 基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漂浮式海上风光储发电系统雷达测风移动平台减摇基础承台,属于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该减摇基础承台由带固定减摇阻尼板的异面箱梁框架、中部桁架以及升降式减摇阻尼板三部分组成。箱梁框架为测风平台提供浮力,测风装置安装在中部桁架之上。本实用新型减摇基础承台可保证移动平台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完成测量数据收集;提高了测风平台在常规海况下的稳定性,对于降低海上测风成本、提高海上风电厂风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漂浮式海上风光储发电系统雷达测风移动平台减摇基础承台。
背景技术
可再生能源对人类永续发展意义非凡,而世界范围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非风能莫属。针对于远海风场的建设需求,通过对目标海域的风、浪、流进行实时测量采集传输,实现海上风电场建设初期对风能资源富集程度与分布状况进行风能评估,对风电场的优化布局与风机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工程研发意义。
目前海上风场建设初期一般采用风塔式测风平台,随着海上风电从浅海向深海发展,测风塔的建设存在技术难题和时间成本,后期的运营和维护就增加了困难。其建设成本与运维成本均较高,且易受台风袭击无法重复利用。而漂浮式海上测风移动平台采用雷达测风技术,其安装高度要求低,流速流向测量装置、波流观测装置等其它测量装置也无安装高度要求,故平台测量设备安装方式相对灵活:近海可在岸上安装后拖曳至目标海域;远海可以直接运达目标点进行吊装投放。当完成一个区域测量任务后,可移动投放至其它海域,实现测风平台的重复利用,从而减少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缩短资源评估周期。
然而,对于所设计的远海雷达测风平台,除雷达测风装置本身外,还包括流速流向测量装置、波流观测装置等各种测量仪器、卫星通信装置、本地控制中心等监控设备,以及为这些设备供电的多能源联合供电系统。漂浮式测风移动平台可用于多种水深环境,而随着水深的增加,风浪流对平移动及晃动的影响愈加剧烈,如何提高平台稳定性,保证供电系统的发电效率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是首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目前常用的减摇水舱和半潜式结构可有效降低浮式结构晃动,提高运动稳定性,而对于小型测风平台而言,其建设成本与运维成本巨大,采用箱梁作为承台框架主体,并安装固定式或移动式阻尼板是保证结构稳定性的最佳方式。而传统系泊缆由于其向平台轮廓外延伸往往造成平台占用海域空间过多的问题,考虑到移动测风平台和大型海洋结构相比重量很轻,因此采用张力索的系泊方式可有效降低系泊系统的建设成本、减少平台的海域使用范围。
因此,采用带阻尼板的箱梁结构作为漂浮式海上风光储发电系统雷达测风移动平台的基础承台,可保证平台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完成测量数据收集。对于降低海上测风成本、提高海上风电厂风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漂浮式海上风光储发电系统雷达测风移动平台减摇基础承台,本实用新型结合减摇阻尼板和张力索系泊,解决了现有小型浮式平台晃动剧烈的问题,减小了风浪对平台的水平和垂向影响,并解决了传统系泊缆向平台之外延伸引起的海域占用问题,极大提高漂浮式海上测风移动平台的抗风浪性能,提高平台上各设备的使用稳定性和使用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
一种漂浮式海上风光储发电系统雷达测风移动平台减摇基础承台,包括异面箱梁框架、米字桁架结构以及升降式减摇阻尼板;所述异面箱梁框架下部的内、外侧均安装固定式减摇阻尼板,异面箱梁框架上安装有与测风装置对接的通风、排水接口以及定位导轨,异面箱梁框架底部四角区域设置张力索系泊系统,异面箱梁框架顶部设置小型风机安装基座;所述米字桁架结构与异面箱梁框架固定连接,米字桁架结构上部设有安装支架,通过安装支架实现测风装置和减摇基础承台的定位和固定;所述升降式减摇阻尼板通过悬挂链安装在异面箱梁框架下侧的四边中部,升降式减摇阻尼板的展开和收回通过远程控制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集美大学,未经集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757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补偿接头
- 下一篇:一种医用手套石蜡油快速涂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