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雨水生物滞留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474824.7 | 申请日: | 2019-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97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 发明(设计)人: | 熊俊;徐斌;黄佳敏;易志;余江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东篱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3F5/14 | 分类号: | E03F5/14;E03F5/1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黄国亮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雨水 生物 滞留 系统 | ||
1.一种雨水生物滞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模块单元,所述模块单元包括相接的上模块和下模块;
所述上模块包括用于填充填料的生物滞留容器(1),所述生物滞留容器(1)的底部设有能透水的隔离结构;
所述下模块包括蓄水槽(6)和具有顶开口的雨水储蓄容器(2),所述蓄水槽(6)通过至少一个弹性件安装在雨水储蓄容器(2)的顶开口中,所述雨水储蓄容器(2)的至少一侧壁上设有出水通孔(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生物滞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滞留容器(1)内沿竖直方向设有至少两层填充空间,相邻的填充空间之间通过透水土工布(10)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水生物滞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空间的数量为三层,所述填充空间从下至上依次分别为碎石层(11)、混合填料层(12)和种植层(13),所述种植层(13)的底部填充有种植土,所述种植层(13)的上部填充有能覆盖种植土的填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生物滞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结构包括透水底板(3)和透水土工布(10),所述透水底板(3)上设有多个透水通孔,透水土工布(10)覆盖透水底板(3)的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生物滞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单元中的上模块和下模块通过第一卡扣结构(4)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雨水生物滞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结构(4)包括至少一个凸起(41)和至少一个能与凸起(41)配合的凹槽(42),所述凸起(41)位于雨水储蓄容器的支柱顶端面上,所述凹槽(42)位于生物滞留容器(1)的底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生物滞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簧与分别连接在弹簧(5)两端的弹簧上板和弹簧下板,所述弹簧上板紧贴在蓄水槽(6)的底部,所述弹簧下板固定在雨水储蓄容器(2)的底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生物滞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单元的数量为两个以上,相邻的模块单元之间通过第二卡扣结构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雨水生物滞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储蓄容器的两相对的侧壁上均设有至少一个出水通孔(20),相邻的两个雨水储蓄容器(2)上的出水通孔(20)均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生物滞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槽(6)的上端面上设有把手(6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东篱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东篱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7482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陶瓷板生产用运输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韧性工业毛毡自动去除静电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