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病理标本的穿刺采集针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73437.1 | 申请日: | 2019-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11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周睿;容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睿 |
主分类号: | A61B10/02 | 分类号: | A61B10/02 |
代理公司: | 安化县梅山专利事务所 43005 | 代理人: | 夏赞希 |
地址: | 431900 湖北省荆门市钟***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病理 标本 穿刺 采集 针管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采集针管技术领域,尤其为病理标本的穿刺采集针管,包括储存管和针头,所述储存管的上方固定有橡胶塞,且橡胶塞的上方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右侧设置有外框,且外框的上方设置有引流槽,所述引流槽的右侧固定有滚珠,且滚珠的右侧设置有辨别槽,并且辨别槽的下方设置有压片,所述压片的右侧设置有液泡,且液泡的右侧连接有透明套,所述针头的上方开设有圆孔,且针头位于透明套的下方,所述圆孔的右侧设置有凹槽,且凹槽的右侧设置有限位块。该病理标本的穿刺采集针管,针头储存在外框中,缩小了采集装置的体积,同时也设置有辨别槽,避免了采集装置的二次使用,造成交叉感染的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集针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病理标本的穿刺采集针管。
背景技术
采集针管是一种辅助身体检查的医疗器械,采集针管能够通过皮肤将血管内的血液进行采集,帮助医护人员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判断,从而得到正确的治疗方式,然而现有的采集针管在以下问题:
1、采集装置体积大,不便于存放,在使用的过程中没有保护装置,易造成采集装置暴露在空气中造成污染;
2、使用过的采集装置与未使用的不能够进行准确的判断,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和采集装置的浪费。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采集针管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病理标本的穿刺采集针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采集针管,体积大不便于存放,没有保护装置,易造成污染,不能够对使用的和未使用的采集针管进行有效的判断,增大了装置使用的局限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病理标本的穿刺采集针管,包括储存管和针头,所述储存管的上方固定有橡胶塞,且橡胶塞的上方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右侧设置有外框,且外框的上方设置有引流槽,所述引流槽的右侧固定有滚珠,且滚珠的右侧设置有辨别槽,并且辨别槽的下方设置有压片,所述压片的右侧设置有液泡,且液泡的右侧连接有透明套,所述针头的上方开设有圆孔,且针头位于透明套的下方,所述圆孔的右侧设置有凹槽,且凹槽的右侧设置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储存管与橡胶塞之间紧密贴合,且储存管、橡胶塞与软管三者之间构成密封结构。
优选的,所述滚珠关于外框的中心线对称分布,且外框通过滚珠与引流槽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压片与液泡之间紧密贴合,且压片与辨别槽构成密封结构。
优选的,所述透明套的内径与针头的直径大小相同,且圆孔关于针头的中心线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凹槽与引流槽的大小相同,且凹槽关于外框的中心线对称设置2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具病理标本的穿刺采集针管,设置成滑动结构使体积减小便于存放,设置有保护装置,使采集装置与空气隔绝不易造成污染,能够对使用的和未使用的采集针管进行有效的判断,降低了装置使用的局限性;
1.该采集针管整体处于外框4中,使采集针管的体积减小,便于存放,透明套嵌套在针头上,避免了针头暴露在空气中,造成污染,针头较为锋利,避免了在使用的过程中对医护人员造成的伤害,也对医护人员起到一个保护作用;
2.针头向前运动,压片与液泡紧密贴合,当辨别槽经过限位块时,限位块挤压压片,压片相液泡的方向运动,并挤压液泡,使液泡破裂,液泡中的液体进入辨别槽中,辨别槽中存有液体说明了该采集针管已被使用,避免了二次使用,从而导致交叉感染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睿,未经周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734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