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缝合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472973.X | 申请日: | 2019-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03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 发明(设计)人: | 孙玉岭;王立博;朱荣涛;王维杰;梁若鹏;李健;张驰弦;陆勤伟;赵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 |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1 | 代理人: | 朱俊峰 |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缝合 | ||
医用缝合器,包括左缝合钳和右缝合钳,左缝合钳和右缝合钳结构相同;右缝合钳包括左钳柄和右钳柄,左钳柄和右钳柄上端部交叉铰接设置,右钳柄的下端部设有握柄,左钳柄的下端部设有拇指扣环,右钳柄的上端连接有顶针板,顶针板为叉状结构,左钳柄的上端部左侧连接有缝合针,缝合针内开设有通道,缝合针前端部外弧面开设有卡口,卡口与通道连通,通道内穿设有固定卡条,左钳柄内开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固定卡条拨动装置;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地对患者伤口进行穿刺缝合,避免了缝合针滑脱的风险,使缝合过程中的换线操作更为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缝合器。
背景技术
手术切口和外伤导致的伤口都需要缝合,临床上广泛使用缝合针和持针器,缝合针是由针体和针眼组成,医护人员使用时先将线由针眼内穿入,再用持针器钳夹针体进行缝合,针体不易穿刺皮肤,再加上持针器重量较重,使用费力,且由于持针器与针体成一定角度,在缝合时容易使作用力不对称而导致针体弯曲甚至折断,而且有时持针器夹持不稳定,容易打滑甚至脱落造成医疗事故,缝合时有时需要多次换线,换线较为麻烦,现在尚未有任何一种缝合器械能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医用缝合器,采用该医用缝合器,可有效地对患者伤口进行穿刺缝合,避免缝合针打滑或折断,造成医疗事故,且换线更为便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医用缝合器,包括左缝合钳和右缝合钳,左缝合钳和右缝合钳结构相同;
右缝合钳包括左钳柄和右钳柄,左钳柄和右钳柄上端部交叉铰接设置,右钳柄的下端部设有握柄,左钳柄的下端部设有拇指扣环,右钳柄的上端连接有顶针板,顶针板为叉状结构,左钳柄的上端部左侧连接有缝合针,缝合针内开设有通道,缝合针前端部外弧面开设有卡口,卡口与通道连通,通道内穿设有固定卡条,左钳柄内开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固定卡条拨动装置;
固定卡条拨动装置包括拨杆,拨杆自下端左下方至上端右上方倾斜设置在空腔内,拨杆上端部通过铰轴固定铰接在左钳柄内壁上,拨杆下端部右侧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左端连接在左钳柄内壁上,拨杆下端活动铰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下端部前侧转动连接有销轴,左钳柄下端部前侧沿轴线方向开设有滑孔,销轴向前穿出左钳柄滑动连接在滑孔内并连接有食指扣环,拨杆前端部左侧开设有T型滑槽,T型滑槽内滑动连接有T型滑块,固定卡条的尾端穿入左钳柄内铰接在T型滑块上。
顶针板内设有内腔,顶针板内侧U型壁上开设有裂隙,裂隙与内腔连通,顶针板内安装有两片剪切刀片,两片剪切刀片下端部通过铰轴交叉铰接在顶针板内,两片剪切刀片下端均铰接有第二连接杆,右钳柄内上端部安装有限位板,限位板中部穿设有拉杆,拉杆上端部固定设有挡圈,拉杆上端部套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上端连接在挡圈下侧面,第二弹簧下端连接在限位板上侧面,拉杆上端与两根第二连接杆活动铰接,拉杆下端部右侧连接有销轴,销轴向右穿出右钳柄连接有拉环。
左缝合钳和右缝合钳缝合针整体为向后凹陷的弧形结构,缝合针的针尖部为直线结构。
左缝合钳和右缝合钳缝合针的外弧面设有刻度线。
握柄上设有软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729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铝箔的等离子清洗设备
- 下一篇:一种环境保护用空气过滤净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