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牦牛组合功能圈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72728.9 | 申请日: | 2019-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38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殷满财;马进寿;刘更寿;保广才;李青云;张润生;张国模;李鸿康;骆正杰;樊凤霞;赵海鹏;扎西东智;李吉叶;武甫德;乔元胜;许春喜;常占青;李生福;赵寿保;王进龙;张元兴;吴国庆;林燕;李宝森;张富贵;马福兴;龙春花;孙云龙;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省大通种牛场 |
主分类号: | A01K1/00 | 分类号: | A01K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10102 青海省西宁市大***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牦牛 组合 功能 | ||
1.一种牦牛组合功能圈,包括育成牛圈(1)、成牛圈(2)、漏斗墙(3)、成牛通道(4)、育成牛通道(5)、免疫监测区(6)、称重区(7)、测量区(8)、工作通道(9)、第一导流圈(10)、第二导流圈(11)、选牛隔墙(12)、分隔墙(13)、装牛区(14)、隔离墙(15)、门板(16)和隔条(17),其特征在于:所述育成牛圈(1)的下方设有成牛圈(2),所述成牛圈(2)和育成牛圈(1)的左侧设有两个漏斗墙(3),所述漏斗墙(3)的左侧设有成牛通道(4)和育成牛通道(5),且成牛通道(4)位于育成牛通道(5)的下方,并且成牛通道(4)和育成牛通道(5)的左侧分别设有两个漏斗墙(3),所述成牛通道(4)和育成牛通道(5)的右侧、中间和左侧分别设有免疫监测区(6)、称重区(7)和测量区(8),所述育成牛通道(5)的上方和成牛通道(4)的下方均设有三个工作通道(9),所述漏斗墙(3)的左侧设有第一导流圈(10)和第二导流圈(11),且第一导流圈(10)位于第二导流圈(11)的上方,所述第二导流圈(11)的内部设有选牛隔墙(12),所述第二导流圈(11)的下方设有分隔墙(13),所述分隔墙(13)的内部设有装牛区(14),所述育成牛圈(1)和成牛圈(2)之间设有隔离墙(15),所述育成牛圈(1)的左侧和成牛圈(2)的左侧均通过合页铰接有门板(16),所述门板(16)的一侧紧密贴合有隔条(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牦牛组合功能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育成牛圈(1)、成牛圈(2)、工作通道(9)、第一导流圈(10)和第二导流圈(11)中均设有两个门板(16),且分隔墙(13)的上方设有门板(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牦牛组合功能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成牛通道(4)和育成牛通道(5)的宽度分别为90cm和60cm,且成牛通道(4)和育成牛通道(5)的长度为90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牦牛组合功能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疫监测区(6)、称重区(7)和测量区(8)的长分别为300cm,且免疫监测区(6)、称重区(7)和测量区(8)从右往左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牦牛组合功能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墙(13)的下方设有缺口,且分隔墙(13)和选牛隔墙(12)位于上方,并且选牛隔墙(12)与第二导流圈(11)右侧内壁的间隔为50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省大通种牛场,未经青海省大通种牛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7272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女士美体塑身内衣
- 下一篇:供料装置及饲喂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