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氯化锰生产除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72509.0 | 申请日: | 2019-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75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徐献忠;熊书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浩元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24 | 分类号: | B01J19/24;C01G45/06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李末黎 |
地址: | 443206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氯化 生产 装置 | ||
一种氯化锰生产除杂装置,包括反应釜,反应釜上端安装有定量下料机构,反应釜底端连接有循环过滤机构;所述定量下料机构包括料斗,料斗底端出口处设有转筒,转筒上设有分料隔板,分料隔板与左右的壳体形成封闭空间;所述循环过滤机构包括与反应釜底部连接的第一过滤机构,第一过滤机构的出口与第一管道连接,第一管道分两分别与出液管、回流管连接,回流管连入到反应釜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氯化锰生产除杂装置,可提高除杂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氯化锰生产设备,尤其是一种氯化锰生产除杂装置。
背景技术
氯化锰在生产时需要经过打浆、水洗、抽滤、酸解、过滤、除杂、过滤、浓缩最后结晶干燥得到无水氯化锰。其中除杂过程需要对钙、镁、铁等重金属杂质或其对应的重金属离子进行去除。
现有的重金属去除是将生产中液体产品的放在一个反应釜里,加入除杂剂后,经过化学反应,再使重金属杂质的沉淀物经过在板框压滤机分离出去。
该过程中:1)、除杂剂加入的量为人工控制,精确度不够;2)、反应釜中通过搅拌桨将除杂剂搅拌均匀与液体发生反应,一方面搅拌的效率不高,另一方面搅拌桨容易粘附反应后的沉降物,增加后期清洗强度;另外,搅拌桨后期维修需要拆壳等,增加维修成本和维修时间;3)、除杂和过滤是分开进行,降低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氯化锰生产除杂装置,可提高除杂效率,且同时进行过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氯化锰生产除杂装置,包括反应釜,反应釜上端安装有定量下料机构,反应釜底端连接有循环过滤机构;
所述定量下料机构包括料斗,料斗底端出口处设有转筒,转筒上设有分料隔板,分料隔板与左右的壳体形成封闭空间;
所述循环过滤机构包括与反应釜底部连接的第一过滤机构,第一过滤机构的出口与第一管道连接,第一管道分两分别与出液管、回流管连接,回流管连入到反应釜中。
所述反应釜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形成蒸汽室,蒸汽室上端设有蒸汽进口、下端设有蒸汽出口。
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管体,管体一端通过密封板封闭,管体另一端向下倾斜且开口处设有可调节活动封板;所述密封板上固定有过滤板,过滤板另一端与可调节活动封板相抵且将管体分为上下两个区间。
所述可调节活动封板包括活塞板,活塞板与连杆连接,连杆伸出密封板部分与限位板连接,限位板与密封板之间的连杆上套有弹簧。
所述回流管上设有第二过滤机构,第二过滤机构包括倾斜管体,倾斜管体较低端设有进液口、沉淀槽,倾斜管体较高端一侧设有出液口;所述倾斜管体顶端螺纹连接有封头,封头上卡有滤筒,滤筒另一端受倾斜管体内的限位环限位。
本实用新型一种氯化锰生产除杂装置,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在反应釜顶端设置定量下料机构,利用转筒的转动实现定量下除杂剂,这样能够较好的控制除杂剂的量且提高自动化程度。
2)、通过在反应釜底端设置第一过滤机构,并通过回流管接到反应釜上部,利用液体循环流动既可加速除杂剂与液体接触,提高金属反应物(沉淀)生成速度,同时水流在反应釜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可使沉淀加快下沉,并在第一过滤机构处沉淀,提高沉淀效率。
3)、通过在回流管上设置第二过滤机构,这样在回流管内发生反应的沉淀可有效收集,既避免堵塞,同时也加快沉淀物的收集。
4)、通过采用反应釜进行除杂与过滤机构进行沉淀的收集相结合,可使除杂和沉淀收集同时进行,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浩元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浩元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725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旧塑料加工用破碎设备
- 下一篇:一种喷涂均匀的真空镀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