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核医学检测试管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469839.4 | 申请日: | 2019-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452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晶;孙利强;杨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B01L9/06 | 分类号: | B01L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医学 检测 试管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核医学检测试管架,包括铅金属箱体、观察窗和操作槽,所述铅金属箱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海绵层,所述海绵层的内部设置有试管槽,所述试管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观察托盘。经海绵层和试管槽的搭配设置,使用时通过将试管放置在海绵层内的试管槽中,进而降低试管可能受到的冲击,从而提高了试管的使用期限,通过观察窗和观测皿的设置,使用时将要检测的溶液放置在观测皿中,进而通过观察窗,方便医务人员对溶液进行观察,通过铅金属箱体外表面的两侧开设的操作槽,进而观测时可以双手通过操作槽来对试管进行操作,继而不用开启铅金属箱,从而减轻了医务人员受到的辐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品放置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核医学检测试管架。
背景技术
核医学是采用核技术来诊断、治疗和研究疾病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核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化学、物理和生物学等现代科学技术与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核医学可分为两类,即临床核医学和基础核医学或称实验核医学。核医学医护人员长期接触放射性核素,长时间的辐射会对医护人员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医护人员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核素辐射,核素辐射包括外照射和内照射,在给患者注射核素时医护人员受到的辐射主要是外照射,外照射的防护方式包括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
现阶段的核医学检测试管架多为普通木架,隔离效果较差,而且对试管的保护力度较低,所以设计一种新型试管架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核医学检测试管架,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包括铅金属箱体、铅金属箱盖、观察窗和操作槽,所述铅金属箱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海绵层,所述海绵层的内部设置有试管槽,所述试管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观察托盘,所述观察托盘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观测皿。
可选的,所述铅金属箱体上表面的一侧通过铰链固定连接有铅金属箱盖。
可选的,所述铅金属箱体外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操作槽。
可选的,所述操作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转环。
可选的,所述转环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
可选的,所述铅金属箱体的外壁表面开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观察窗以铅金属箱体为中轴线对称开设在铅金属箱体的外壁表面。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核医学检测试管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核医学检测试管架,经铅金属箱体和铅金属箱盖的搭配设置,进而在使用时最大程度隔离辐射带来的危害,通过铅金属箱体外表面的两侧开设的操作槽,进而观测时可以双手通过操作槽来对试管进行操作,继而不用开启铅金属箱,从而减轻了医务人员受到的辐射。
2、该核医学检测试管架,经海绵层和试管槽的搭配设置,使用时通过将试管放置在海绵层内的试管槽中,进而降低试管可能受到的冲击,从而提高了试管的使用期限,通过观察窗和观测皿的设置,使用时将要检测的溶液放置在观测皿中,进而通过观察窗,方便医务人员对溶液进行观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观察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698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香料提取的提取罐
- 下一篇:一种骨科临床用腿部拉伸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