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能循环发电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469693.3 | 申请日: | 2019-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19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 发明(设计)人: | 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超 |
| 主分类号: | F03D9/25 | 分类号: | F03D9/25;F03D9/32;F03D1/06;F03D1/04;B60L8/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35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能 循环 发电机 | ||
一种风能循环发电机,其包括:喇叭状外壳(1),叶轮(2),液力变矩器(3)和发电机(4)组成,所述喇叭状外壳(1)制作成内空结构,所述喇叭状外壳(1)右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一台发电机(4),所述发电机(4)左端输入轴与液力变矩器(3)输出轴相连,所述液力变矩器(3)左端输入轴与叶轮(2)中心轴固定连接,所述叶轮(2)的叶片为弧状斜置结构,所述叶轮(2)的叶片数量为十五至三十片,所述叶轮(2)中心轴与叶片之间固定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能循环发电机。
背景技术
国家大力提倡使用清洁能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树立了更高标杆,但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攀升,首先摆在客户面前的是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不能满足客户需求,那么如何解决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已成为业内人士的人们热门话题,目前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只能依靠自身电池的充电电量来决定其续航里程,而不能将行驶过程中迎面而来的风的阻力很好的利用起来,为此本人认为将这种风阻转换为电能是一种能量的有效利用。
综上所述,为增加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减小形成过程中迎面的阻力,研究一款风能循环发电机就有着十分必要的现实意义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能循环发电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风能循环发电机,其特征包括:喇叭状外壳(1),叶轮(2),液力变矩器(3)和发电机(4)组成,所述喇叭状外壳(1)制作成内空结构,所述喇叭状外壳(1)右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一台发电机(4),所述发电机(4)左端输入轴与液力变矩器(3)输出轴相连,所述液力变矩器(3)左端输入轴与叶轮(2)中心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叶轮(2)的叶片为弧状斜置结构,所述叶轮(2)的叶片数量为十五至三十片,所述叶轮(2)中心轴与叶片之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喇叭状外壳(1)上开设导风窗(1-1),所述导风窗(1-1)设置在叶轮(2)右边与液力变矩器(3)左边的喇叭状外壳(1)上,所述导风窗(1-1)均匀设置三至五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能循环发电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制作成喇叭外壳减小了新能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迎风阻力,降低能源对迎风阻力的消耗。
有效利用迎风阻力,将风阻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储存到电池中,有利于提高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风能循环发电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风能循环发电机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风能循环发电机中所述的叶轮(2)的立体示意。
图中:喇叭状外壳(1),叶轮(2),液力变矩器(3),发电机(4),导风窗(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超,未经付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696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体育理论讲解用辅助工具
- 下一篇:一种新型复合端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