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配电箱用灭火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469445.9 | 申请日: | 2019-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50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 发明(设计)人: | 安万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希硕机电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2C3/16 | 分类号: | A62C3/16;A62C37/40;A62C31/03;A62C37/00;A62C2/10;G08B1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刘颖 |
| 地址: | 202150 上海市崇明区城桥镇秀***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箱 灭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电箱用灭火装置,传统配电箱很少有自动灭火的功能,在使用灭火装置灭火时,效率低,速度慢,灭火效果差,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第一储物室、箱体、控制箱、第二储物室;箱体左侧设有第一储物室,箱体右侧设有第二储物室,且第一储物室和第二储物室大小结构相同,箱体左侧内壁上部固定安装有金属片,金属片靠近内壁一侧贯穿内壁固定安装有推杆。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储物室内固定安装有二氧化碳灭火器且二氧化碳灭火器与蓄电池电性连接,便于在箱内温度过高时,金属片变形带动推杆向下使动触点接触静触点,接通电磁阀使二氧化碳灭火器开始工作,阻绝燃点,避免明火的发生,保证配电箱的使用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箱灭火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箱用灭火装置。
背景技术
配电箱是指挥电线路中各种元器件合理分配电能的控制中心,是获取用户对供电质量满意与否的关键。主要的功能就是方便电能的合理分配,在建筑中得到广泛的使用。在工厂作业或社区的配电设备中,配电箱经常会由于线路老化、产品质量有问题以及电器选择不当等问题影响其安全运行,严重会发生燃烧,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目前市面上存在的配电箱很少有自动灭火的功能,在使用灭火装置灭火时,效率低,速度慢,灭火效果差,往往会造成极大的损失,不利于维护工作的进行,为了解决上述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配电箱用灭火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配电箱用灭火装置,解决了配电箱着火时自动灭火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配电箱用灭火装置,包括第一储物室、箱体、控制箱、第二储物室;
箱体左侧设有第一储物室,箱体右侧设有第二储物室,且第一储物室和第二储物室大小结构相同,箱体左侧内壁上部固定安装有金属片,金属片靠近内壁一侧贯穿内壁固定安装有推杆,箱体右侧内壁上部固定安装有烟雾传感器;
第一储物室内部设有二氧化碳灭火器,且二氧化碳灭火器与第一储物室底部固定连接,第二储物室内部设有干粉灭火器,且干粉灭火器与第二储物室底部固定连接,二氧化碳灭火器和干粉灭火器通气口分别向右和向左贯穿箱体固定连接有插接座,插接座右侧和左侧分别通过T型槽插接有插接块,插接块右侧和左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供气管,且插接座和插接块内部设有连通供气管和二氧化碳灭火器以及干粉灭火器通气口的通道,供气管面向箱体内部的一侧自上而下等距固定安装有若干个万向阀,每个万向阀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灭火喷头;
第一储物室顶部左侧固定安装有蓄电池,蓄电池右侧固定安装有静触点,静触点右侧设有动触点,且动触点底部与箱体内壁固定连接,第二储物室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箱;
控制箱包括显示屏、控制按钮和中央处理器,控制箱内部设有中央处理器,且中央处理器底部与控制箱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控制箱正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控制按钮,控制按钮上部固定安装有显示屏,且控制按钮、显示屏、烟雾传感器、报警器和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二氧化碳灭火器通气口处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磁阀,且第一电磁阀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优选的,干粉灭火器通气口处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磁阀,且第二电磁阀与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第一储物室和第二储物室内部四周均固定安装有防火隔热层。
优选的,箱体右侧外壁上部固定安装有报警器,且报警器与控制箱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储物室内固定安装有二氧化碳灭火器且二氧化碳灭火器与蓄电池电性连接,便于在箱内温度过高时,金属片变形带动推杆向下使动触点接触静触点,接通电路打开电磁阀使二氧化碳灭火器开始工作,阻绝燃点,避免明火的发生,保证配电箱的使用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希硕机电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希硕机电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694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